我對《清明上河圖密碼》原作一直抱有好感,當年第5冊剛出後即時入手,恰巧是裸辭換工作階段,接到一個讀書類公衆号的面試,問最近在讀的書,我回答《清密》。

把欣賞的理由、存疑之處、對第6冊大結局的期待等等,言之滔滔、絮絮叨叨。當然,最後沒去那工作,還是選擇了影視口。

所以,當聽說《清密》影視化時,我是很期待的。

...
最早釋出的預告片和海報也很不錯

但最終呈現,我實在沒太看下去啊。本來看收官這麼久打算不提,可昨天看到該劇研讨會的速記,裡頭有這麼一條:

“不能讓輿情反噬我們的劇集創作。這是底線,如果這麼弄的話,大家别做事了,我們還是要保護劇集主創和平台。”

對于更看重故事和呈現的我來說,這話感覺多少有點避重就輕、本末倒置了。

我從首播第一時間品了幾集後就認為,《清密》口碑的問題就是出在改編環節。

也不是,應該說是創作環節。畢竟從第一分鐘起,從呈現趙不尤的性格特征、指導張擇端畫畫、溫悅戲份大增亦正亦邪開始,這劇其實就和原IP沒多大關系了,屬于是套個人名的原創劇本。

...

我嘗試理解這種大刀闊斧的邏輯:主創或許想呈現出原著中趙不尤成為“訟絕”之前,有一條成長線;又或許是想貼近更基層的普通人,特意設置成小市民的模樣。

...

可我的觀感是,實在太刻意了。

甚至于,我覺得近幾年的古裝劇似乎得了通病:畫面一定精緻,美得不真實;硬凹傳統文化和古代小知識;古代的背景下,全是現代語境,要貼合當下觀衆社會情緒。

...

其實就是我近幾年寫稿子,劇方普遍要誇的點:制作精良,兼具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對現實的關照。

...

...

不是說追逐這些要素不好,但請别為了小人物而小人物、為了現實關照而關照,浮于表面地創作好吧?

劇集發展中途跳出的小知識,片尾的古代生活科普。這種生硬地直給,跟《唐詭》那樣觀衆自發去了解劇中傳統文化,高下立判。

...

還有首播那天看到買房、打工人、貸款那些橋段,閉着眼都知道第二天媒體會怎麼誇,我電腦裡有幾篇文檔,劇情置換下可以直接用。

...

其實原IP也非完美。我佩服作者對作品整體性的把握,以及和清明上河圖、宋代生活咬合得融洽,得有相當雄渾的筆力和過硬的知識功底。在文學方面,如此大的格局、給八百多個人物賦予形象特征,這聽上去就非常有野心,甚至可以說作者隐約是想沖着《三國》《水浒》而去的。

不過這也是全系列最大症結:人物太多,想給每個人物都賦予截然不同的特點,實在有些困難。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盡力而為,但不少配角形象難免落得扁平;另外,出場人物太多,很容易在開始階段給讀者造成門檻——我就是,最初看書,神思就一直飄走,是看了五六次後才開始往後讀下去。

也是這個原因,時隔多年,再回想已經不太記得裡面有什麼出彩的人物。

最出彩的就是張用和朱克柔了!兩位絕妙人,各自有着聰明的選擇,在寫作手法上,朱克柔的塑造也有金庸寫金蛇郎君之風。

兩位絕頂聰明人妙極了,尤其朱克柔在書中從未露面,而塑造得讓人印象深刻,可以作為古裝劇大智慧女性的素材。

誠心推薦給想要拍攝男A女A雙強的古裝劇劇方,第四冊這倆角色絕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