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看完之後想的挺多的。
這是我們結婚後意思在電影院老肥一部電影。
挺有意義的,在我看來是一個主線,三條副線。主線自然是老常和慧如的夕陽之情,雖然還是比較老套的劇情,不打不相識,互相針對,互相了解,互相欣賞,其中還夾雜了一些迎合年輕人的網絡熱梗。副線一是老常家的故事,就如孫女說的老常因為眉姨的去世,一直過意不去。慢慢的自己成了讨好型人格,讨好自己的女兒,外孫,孫女,卻偏偏忘了自己才是自己真的需要讨好的人。副線二是山哥夫妻的故事,雖然兒女雙全,子孫滿堂,但是并無卵用,所以說不一定孩子要的多了就能養老,不一定孩子有錢有勢就能頤享天年(打住)。副線三我覺得也是點睛之筆,就是仇老師和校長的故事,因為“門當戶對”這種傳統,讓兩人一個比一個慘,老常和慧如也因為這有過讨論這倆人究竟誰過得更好一些。慧如認為仇老師更慘,然後又目睹了山哥夫婦的結局,讓她産生了退卻之意,讓她突然成了一個洩氣的皮球。給老常是這樣說“我們兩個都是從深坑裡爬出來的,都經曆過愛人離去的痛苦,現在年紀都不小了,我不能想象我們中一個人先走了,另一個人該怎麼面對之後的生活”。這是慧如認為的慘,他選擇了逃避。老常因為高血壓,結節成瘤,在醫院碰見了校長,發現校長清醒之後并不如想象中的那麼輕松,那是一種比愛人去世更難以接受的痛苦。他仿佛看到了之後的自己,然後果斷的去尋找自己的愛情去了。
最後的最後,我希望老常的孫女也能和國外的那個薄荷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