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個電影才了解Queen樂隊,愛上了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第一次産生了,沒能趕上巨星時代的遺憾。對Queen還不熟悉,但值得多聽作品,了解人物原型再來回味這個電影,不敢直接評論。但是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帶來了許多情緒,還是忍不住想要寫點什麼。

Queen是皇後,更是女皇

影片中有關于QUEEN樂隊名的意義做了解讀,Queen as in“her royal highness" and because it's outrageous...既然是肆無忌憚的權利,便不僅僅是影片中翻譯的皇後,我更加喜歡将其理解為女皇。queen,英文中既有女皇之意,也有皇後的含義。主唱 Freddie (1946年9月5日-1991年11月24) 在世時間,是Elizabeth II 在位期間( 1926年4月21日~ )。英國君主立憲制背景下,有許多為傑出的女皇在位,對英國的曆史産生很大影響。既然樂隊命名為QUEEEN,想要告訴世人沒人比他們更加肆無忌憚,那麼就不可能是作為男性權利附庸的“皇後”,而應當是“女皇”。

Bohemian Rhapsody

Bohemian Rhapsody六分多的一首歌,毫不贅餘,音癡如我,對于其中應用的歌劇,重金屬,鋼琴,抒情元素,無從分辨好壞。但整首歌給我的感受,仿佛是看了一場完整的話劇:

“一個孤苦而執拗的孩子,無人相助,甚至于一直呼喚的母親也從未回應,

無奈激憤之下,侵犯了他人生命,慌亂,無助,無處可逃,一切都完了

逃脫不掉最終的審判,它到來了

無論是天堂神靈的無情,地獄司使的引誘,都沒能讓這個孩子屈服

穿過電閃雷鳴的恫吓,他已心無挂念

風仍在,徑自向前......"

從影片看來Bohemian Rhapsody的創作時間在第一次巡演之後,在巡演期間Freddie與女友分開,逐漸發現了自己的第二性向,盡管Freddie是一個恃才傲物,對自己才能極度自信的人,但對于此事還是開始慌亂。這首歌更像是說的他自己,他逐漸接受了新的自己,新的性向,将過去的自己“謀殺”,盡管非常痛苦,但走過天堂,穿過地獄,“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  Any way the wind blows” 。

或許每個人的成長都會有一個階段,将過去的自己“謀殺”,不喜過去橫沖直撞,過于直白的自己;不喜過去無所事事浪蕩散漫的自己;不喜過去兢兢業業,毫無成就的自己;喜歡現在世故而不世俗的自己;喜歡現在有目标努力拼搏的自己;喜歡現在随遇而安不強求的自己。“謀殺”過去吧,好的,壞的,值得留戀的的,還是痛苦的,這是一場陣痛,這次蓄意的“謀殺”沉谧而偉大,轟轟烈烈在我心,安安靜靜無人知。

本應是秘而不宣,約定俗成的“謀殺”,忽然有這樣一群人将其吟唱,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是對每個人的銘記,是對每個人的審判,是對每個人命運的陪伴,With you to the lost...

影片最後Live Aid演唱會上,數十萬觀衆與Queen一同歌唱,我仿佛也身處其中,是QUEEN的歌迷,是命運的使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