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文學家日常生活與思考的紀錄片《文學的日常》第二季終于上新。

看到“文學”二字,本以為很嚴肅沉悶。但一路看下來,完全打破了我對文學以及文學家的刻闆印象。

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許多哲思,于他們是日常操作,卻悄悄撫慰和治愈我們浮躁的心靈。

...
01 一個作家最終活成他的家鄉

第一集出場的就是著有《一個人的村莊》《在新疆》《虛土》等經典作品的劉呈亮老師。

帶着幾分好奇和崇拜的心情,我點開了節目視頻播放,并将平日刷劇的2倍速調回正常倍速播放。

視頻出來的畫面似乎将這個世界的節奏又放慢了一點——遼闊的新疆大地,白色的羊群如珍珠般散落在翠綠的草原上,遠方山谷綿延,靜谧而壯美……

這不正是我一直夢想的地方嗎?這是文學版“向往的生活”吧!

...

劉老師的家就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座花樹和菜地環繞的院子,叫木壘書院,他與家人們一起勞作生活。

這裡地方遼闊,但人煙稀少,周圍碰到的人并不多,接觸最多的是那些動物和植物,陪伴他們的全是“緩慢生長的萬物”。

歌手、詩人洪啟以朋友和嘉賓的身份前往劉老師的居住地,對劉老師進行訪談。

不,這不該叫訪談,直接點說,是唠嗑。是的,就在廣袤的新疆大地上,在劉老師居住的村莊和草原上,兩位大叔就如普通人一般邊閑逛邊唠嗑。

他們一路走,一路談談生活,談談文學,談談當地風物,帶着大家随性地在新疆的草原上四處徜徉,半路上碰到牧羊人也順勢坐下來一起唠嗑一下。

...

劉老師的話語就跟他的文字一樣,言談間充滿樂觀、幽默和睿智,金句頻出。

他對這片土地熟稔而熱愛,他跟洪啟侃侃而談,介紹身邊的花草樹木、雞犬牛羊,随手揪下一根苜蓿和蒲公英就能往嘴裡塞,告訴我們這很好吃。于是我們知道了在山野中“一般跟着豬吃就沒問題”。

看到植物,劉老師說:

科學知識可能障礙另外一個認識體系,就是人和萬物之間直接交流的體系。比如蒲公英。任何一株草、一個事物都是千姿百态的,都是萬千變化的。你隻要有一顆善于觀察的心,植物是無限地豐富。

他給我們介紹家裡打架的兩隻狗,于是我們知道了它們一隻叫“星星”,一隻叫“月亮”。也許是他晚上在這個沒有城市燈光污染的純淨的空寂之地凝望夜空時得來的靈感吧。

可以看得出來,他是真正地熱愛和了解他所居住和生活的這個地方,他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

跟随着劉老師的腳步,《一個人的村莊》《在新疆》裡的那些文字具象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也似乎找到了文字中的那種感覺。

他也最終活成了他的家鄉:

我們在大地上很容易找到家鄉,但真正在時間的長度上,我們又找不到家鄉。家鄉在土地上,有一個地名,沿着某一條路可以走回去。故鄉在精神中,當我們在家鄉活完此生,接應我們的那個,那是故鄉。

...

看到這裡,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經的一些想法:将來等自己老了,即将離開這個人世,是要回到自己的家鄉落葉歸根的。

但後來漸漸地,在異鄉安居樂業,我有了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自己的朋友圈,這個異鄉也便成了第二故鄉。于是也漸漸改變了想法——家人在哪裡相伴,哪裡就是我的故鄉,也是我落葉歸根的地方。

看到劉老師的話,我不禁心有戚戚哉,悟出點什麼。

...
02 如何在世活潑潑地生活

第二集是文化策劃人虎良燦跟詩人于堅老師的唠嗑。

我并不熟悉于堅,但卻熟悉他要介紹的這個日常生活之地——建水古城。

不久前拜讀過于堅的新作長篇散文《密西西比河某處》,驚歎于他的情思和文筆。曾以為他是個嚴肅沉悶的文藝學者,但看了節目,才知道他其實是位十分接地氣的、熱愛生活的、有趣的大叔。

他三十多年前就來過建水古城,也在這裡進行了許多創作,這次給我們念誦的是他的作品《建水記》。

...

我正好在2019年去建水旅行,也十分喜愛這座不似其他被商業化後妖豔得不像古城的古城。是的,正好是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夏天,現在想起來仿如隔世,也愈加懷念。

于堅帶我們在古城裡穿街過巷,去感受古城的曆史痕迹。他說:

建水不是讓你到一個新的空間裡面,是讓你回到時間當中去,而且你這個時間還是向後的。這不是一個未來主義的城市,而是一個過去的城市。

于堅登上建水的古城樓朝陽樓,推動木槌撞響巨大的銅鐘,鐘聲“哄”地響起。

詩人随口的一句話語如詩句般流出:

建水的時間是可以聽的。緩緩地落到大地上,散入田野,就像春天的雨一樣。就在這種鐘聲之中,生命走向永恒。

...

看着畫面中一一出現的古城裡一些熟悉的景物,感到無比親切。但看着一些我未曾去過的陌生地方,突然覺得,我是不是去了個假的建水古城?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地方我沒有去深入地接觸和了解過?為什麼我沒有早點知道于堅和他的《建水記》?這樣我便可以帶上書做我的向導,去好好了解這個古城的一草一木了。幸好現在有這個節目。

像我這樣的匆匆過客在建水以及其他古城還有許多。每當節假日,便有許多人背上背包,行色匆匆地從繁華的現代都市趕往落後的窮鄉僻壤,尋求一絲心靈的甯靜,不久便又匆匆離開,回歸都市。

這是為什麼呢?于堅不客氣地“毒舌”了一番:

因為中國人在那種瘋狂地對“有”的追求裡面,忽然發現他們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就是“無”。想要占有更多,結果所有人都感到非常空虛。

在這種匆忙而過的生活中,我們也許失去了許多,也許錯過了許多。當時間無法慢下來,我們也無法從生活中發現它的細節,去思考它的意涵。就像于堅所說的,“沒有細節的生活讓人抑郁”。

...

在節目中,于堅多年的老朋友老馬,一位古建築專家,專門下廚做了一大桌好菜招待大家,讓于堅直呼“朋友是最後的故鄉”。

老馬一邊耐心地烤着建水特色烤豆腐,一邊慢悠悠地說道:

人生的很多時間特别無聊,又不會做什麼偉大的事,隻能做這種很麻煩的事(烤豆腐),這也好玩。管它的,反一個方式來想就好玩了是吧。

真是人以群分,哈哈哈!

當工業化時代呼嘯而至,高效率的科技替代人類工作,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坐下來慢慢地做這種麻煩的事?

也不知道是因為人而選擇了這個慢生活的古城并過起這樣的慢生活,還是因為身處這個慢生活的古城而造就了這樣願意慢慢來的人?

...
寫在最後

在後面四集裡,還有李修文+韓松落,前往偏安于西北一隅的甘肅一帶,緻敬江東父老;

有雙雪濤+史航,在京城相會,共叙東北老鄉情;

有陳彥+陳小朵,在西安穿越市井煙火追尋藝術之光;

有李洱+張清華,在北京進行一場文學家與評論家的靈魂碰撞。

...

俗語有雲:文如其人。于堅也說道:“生活就是寫作,生活為你提供細節。”

這些筆耕不辍的文學家常常從日常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其作品又反哺到日常生活中去。

《文學的日常》這麼一部“慢速”紀錄片,讓我們急躁的心沉靜下來,看到了文學家們充滿煙火氣的日常生活。

原來他們是如此的與衆不同,卻又是如此的平常。生活就是他們一生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