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天上再见》,对结局久久不能释怀,期望看到相拥和解,却只换来纵身一跃。

今天补完COLCOA French Film Festival采访,才发现电影改编已经穷尽全力弥补了原著中的遗憾与痛苦。比如对父权制的反抗:父亲因为爱德华是gay始终厌恶与疏远他,最终将他碾死于车轮之下,改为爱德华了却心愿从容自绝;比如先进的女权主义:爱德华的姐姐从原著中的痴情女人,变成了把中尉变成生育工具的狠角色;比如对光明未来的向往:虽然没有爱德华但充满希望的结局。我便又于心碎中得到慰藉。

爱德华终其一生,终其一生都在反抗。

以亲身投入战争反抗发战争财的父亲,以非凡的创作反抗比枪炮更阴险的人心,以不存在的英雄纪念碑反抗沽名钓誉者发起的无谓的战争。

「反抗」才是支撑他活下去的全部意义。为之而死的东西,才可以藉之而生。

当埋葬了千千万万生命的战争结束,当恶贯满盈的长官受到应得的报应,当父亲对他认可向他悔悟,他所反抗的一切归于尘土,恩怨了尽,他终于从容的、骄傲的、决绝的化作青鸟一跃而下,从无尽的吗啡止痛与注射进食的折磨中得以解脱。

他用一生等待这一天,也用一天完结这一生。

这便是他追求的自由,他有权得到。

&

纳老师纤细、脆弱、易碎、残缺的美感对我简直是致命吸引,即使全程遮面没有一句台词,仅凭一双蓝色眸子也能摄魂夺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