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講述了天才和瘋子的知名數學家約翰納什的一生。故事從他入學普林斯頓博士開始。影片裡年輕的納什一直執着于追求原創的理論,甚至一度被同僚和導師質疑

小納什人生的柳暗花明時刻被安排在了酒吧裡。三個同僚和他一直試圖泡一個金發美女 and here enters our first female character horaay!!! 于是小納什在同僚和美女的刺激下,終于找出了他一直追求的原創理論,寫出了震驚世界的畢業論文 “non cooperative game”。然而電影的這段除了起到了顯示導演本人極度熱愛物化女性的作用外,也順帶解釋錯了納什均衡。

四個數學家坐在酒吧裡,此刻進來五個美男,其中一個美男不僅屁股最翹眼睛最藍而且看起來就胸大無腦,四個數學家都喜歡他。然而此刻一個數學家指出,如果所有人都去泡這個金發美男,那麼誰也得不到他,剩下的四個美男也會對她們冷面相對,因為沒有男人喜歡做女人的第二選擇。而如果她們都去追剩下的男人,那麼最終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個trophy boy! 她們實現了四赢!

然而 sadly 這并不是一個納什均衡,因為均衡的定義在于每個人最終都不能通過偏離自己的最終決定來獲得更多的利益。但是顯然,每個數學家都可以抛棄自己現在手裡的男模,去追求那個golden trophy boy!

除了解釋錯了納什均衡以外,電影對于納什和納什對于博弈論的貢獻似乎也所知甚少。納什被送進普林斯頓時是公認的天才,很難想象他的導師會對他的學術能力産生任何質疑。而電影裡啟發納什畢業論文的竟然是來自己同僚的一句Adam Smith的quote。納什的畢業論文在普林斯頓官網上公開,其中他隻引用了兩篇文獻,一篇來來自馮諾依曼的“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一篇則是納什本人更早的一篇“Equilibrium Points in N-players Games"。而納什更是在緻謝中表示了對倒是倒是Albert Tucker對于這篇論文指點的感謝。

現代博弈論的流行與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對于mixed strategies的引入有着分不開的關系。而馮諾依曼僅僅證明了零和博弈裡的均衡點,而納什的貢獻則在于他對于非零和博弈裡納什均衡存在的證明。實在想不明白為什麼本片會通過Adam Smith來證明納什博士論文的重要性。

納什對于博弈論貢獻看似看似是對馮諾依曼的拓展,然而實際上兩者的難度存在着天壤之别。零和博弈裡的均衡點的計算難度是非指數級的,而非零和博弈的納什均衡計算則是PPAD hard i.e. there no known polynomial algorithm under proper complexity assumption.

電影的後半段對于納什數學上的貢獻主要集中在PDE和黎曼幾何上,這方面咱就完全不懂了。隻能一邊看詹妮弗康奈利愛上羅素克勞這種醜男一邊懷疑人生。

詹妮弗康奈利出場是在一節微積分課上。 here enters our second but last female character horaay!!! 羅素克勞無比裝大爺寫下一到微積分題然後說了句大概類似于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的話就撂挑子走人了,詹妮弗康奈利再次出場是叫羅素克勞滾去上課,然後一邊含情脈脈交出自己的解答。羅素克勞瞥了一眼說了句 真是垃圾。于是詹妮弗康納利便約他出去吃飯,看到這我似乎以為,啊,原來她是蘇聯間諜!這隻能是安排詹妮弗康納利愛上羅素克勞的唯一合理解釋!!然後,我發現,導演精心安排她解微積分,真的隻是為了讓羅素克勞高看她一眼。

電影的最後半個小時,在羅素克勞變成極緻醜男加變态神經病後詹妮弗康納利依舊對他不離不棄中結束。

PS 現實生活中納什的妻子Alicia Larde在與納什結婚三年後便與其離婚,獨自撫養兒子成人,直到2001年才與納什複合。

Pps 發現導演還拍了鄉下人的悲歌,瞬間解釋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