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照例感谢CCTV怀旧剧场,最近真是通过这个付费平台重温了不少好电影, 电视剧。 发现早期的影视作品不乏有很多质量不错, 接地气且耐看的。
35集不长,尤其在描述人的一生, 描述战争年代一个人动荡的一生时, 导演拍的节奏紧凑不拖沓,运用最简单的编年体方法, 通过时间+地点变换的方式就将故事走向不断的切换到下一个年代场景。 对比当下动不动就非得拍出40集,甚至注水的70集, 那种为拍而拍, 毫无耐心观赏下去的长篇大论, 这部电视剧是个短而小的精品。
在我观看过的,且有兴趣能耐心看完 一些有限的电视剧中, 很少有涉及艺术家主题的,尤其还是美术德育方面, 这部剧无疑是一部巨大的亮点!抛开杂七杂八, 其他素材不谈, 如两位妻子先后对徐的评价, 徐自己的个人著作, 单纯从这部电视剧为切入口去了解徐悲鸿的一生, 我愿意给出“力荐”的分数。
首先服化道,室内外取景很不错, 有那个年代的风韵,虽是2013年拍摄的电视剧,但没有年代上的违和感。 室内环境的典雅布置(小楼,庭院,家具,装饰), 室外优美的自然风光 (如桂林山水实景拍摄, 大学校园的古朴幽静,绿植苍翠), 服装(刘晓庆的几套旗袍装都很不错),化妆,道具 (如徐大量的绘画习作,徐各个时期和不同人物的合照,甚至齐白石老人的一块儿发干点心, 哈哈)等等, 年代代入感很强。不同于现在某些古装剧, 感觉都是服化类似的古装人物在布置一新的售楼处完成的取景(哈哈)。 最大的意外惊喜就是前几集中在法德的拍摄, 外景风光优美, 标志性教堂林立, 内景还拍摄到了卢浮宫 (没记错的话),几乎是逐一介绍了很多在展的世界名画,通过徐悲鸿的角度, 观众也仿佛同样变成求知欲强的初学者, 跟着求学时期的徐悲鸿对画作一一进行如饥似渴的观赏和临摹。这在其他电视剧里是很少能见到这种斥巨资赴实景拍摄的,对观众是个利好, 变相进行了免费的美普教育。
其次故事编写完整, 从徐悲鸿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到上海谋生开始介绍, 事业发展和感情生活两条线同步进行。事业起点坎坷不顺,但幸得贵人相助(如黄警顽给予其鼓励和早期资助,介绍机会和人脉;如赌场老板黄震之慧眼识珠提供免费食宿; 如康有为对其大力提携, 为其提供了更广阔更大的平台;如蔡元培对其认可和欣赏,助其树立自信心, 等等)。方方面面观看下来, 结论不言自明,那就是 ”打铁还须自身硬“, 想要求得别人的认可和赏识,首先还得是自己有能力, 有潜力, 有刻苦的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 以及奋发向上的进取心。中年取得成功扬名世界后又进一步大力发展中国本土的美术教育事业,提携资助了大量后起之秀, 这里通过电视剧认识了不少大师, 如滑田友,傅抱石, 蒋兆和, 吴作人, 冯法祀, 齐白石, 张大千。有些耳熟能详, 有些则第一次通过这部电视剧才有了一些基本了解。没想到这些日后的大家, 早期竟皆得益于徐的物质资助, 精神鼓励, 才有了踏入艺术大堂的机会。伯乐慧眼识千里马, 几段故事看下来, 过程无不令人感动。此外, 在个人取得成就的同时, 又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 在世界各地奔走交流,通过大量创作,举办画展,卖画捐款,于无形中贡献个人力量,通过画作启发民智,感召民众。晚年幸得一知己贤内助, 廖静文的加入抚慰了徐受伤的心灵,成为其生活和事业的得力助手。 只可惜大师走的突然, 对中国美术事业是个巨大的损失。结尾看的很感动, 三位女子以不同心境,(但我相信是)相同的情感来悼念古人的离去。。。 生前爱恨情仇, 但无奈斯人已去。。
第三就是演员表演功底太好了。 这里不得不优先提一下吴刚的台词功底, 在众多人物中, 难度最大,需要记忆和表述最多的就是他, 但他完全没有任何表演的痕迹, 而仿佛自己化身徐悲鸿, 将台词化为日常生活里的正常说话,听起来亲切又舒服, 表情也很到位,整体观感如同邻家师长般可亲可敬,配得上学生们口中的“先生”二字。 刘晓庆的表演真实不做作, 少女的羞涩,私奔的激动,初为人妇的里外操持,对张道藩的依恋示弱,对子女的把控,在子女和情人之间调和关系时的内心矛盾, 如此种种,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表现出了人的变化和人物内心的变化。 历史上真实情况如何暂不做评价, 但刘晓庆版本的蒋碧微表演的立体丰满。杨立新的张道藩也不错, 本身演员形象就一表人才, 以帅气的外形演绎遭人唾弃的国民党高官 (从大陆角度看),正好有一种恰到好处的道貌岸然感。立场不同并不一定给人以一种明显的恶人之感, 相反他演绎出了党政要员的理性克制。此外还有薛中锐老师演绎的康有为, 葛存壮老师的齐白石, 陈佩斯的巡警,孙涛的副官, 司马南的日本人,管虎父母, 刘执事的胖太太,滑稽可恶的章散, 许许多多, 这些角色无论大小都很令人印象深刻。据豆瓣演员介绍, 才发现很多小角色都是由资深老演员演绎的。私以为演员名字可以叫不上来, 但一想到Ta演过什么角色, 角色演得还不错, 就叫成功!
为人生而艺术, 这句话就代表,印证了徐悲鸿的一生。 为艺术痴迷, 为艺术奉献,为艺术结出硕果,为艺术流芳百世。王好为导演,必属精品。 编剧的构思,演员的演绎,集体倾情贡献,讲了一个好故事!感谢!
另,豆瓣评分过低, 私以为完全因为观看人数不够所致。。。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