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電影後,我發現一個婚姻或者說伴侶之間長久相處的規律:家庭婚姻需要兩個人有相同的生活目标與生活态度。

男主和女主,兩個人一開始就是因為相同的喜好,生活方式等快速的拉近距離。覺得自己遇到了那個對的人。

但是随着男主開始放下插畫師的夢想,走進公司,成為一名合格的社畜,他與女主的生活與目标就開始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前進了。

對于女主而言,堅持自己的生活愛好,生活方式,那種文藝的小确幸,就是女主所喜愛和向往的生活。

而男主不同,他開始工作,加班,逐漸開始遵循社會價值排布和社會價值觀。金錢與權力,婚姻,開始成為他新的生活範式。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男主和女主開始逐漸越走越遠,兩個人宛如住在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

所以,婚姻中的兩個人,必須有目标一緻的生活态度與方式,要麼一起社畜,或者一起躺平。無論如何,隻要兩個人目标态度一緻,那麼就算是有小的摩擦,也可以因為大方向的一緻而繼續前行。反之亦然。

而在其中,還有一個點,讓我非常在意。

為了給對方更好的生活,而選擇一條艱難的道路是否正确?

“我是為了給你提供更好的生活”

男主說,自己為了給女主提供更好的生活,所以放棄自己的插畫師的理想,選擇了現實,選擇成為一名社畜。

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男主難道不是因為父親不再給自己金錢支持而維持不下去懸空的生活?

難道不是覺得追求金錢能帶給自己更大的成就感?

難道不是因為自己内心本來就有無數的貪婪的欲望(有欲望本身沒有錯)?

當然,或許不可否認的,這其中,也會有希望能給女主提供更好生活條件的原因。但是,這個原因,占改變的幾成呢?總不能是百分之百的吧?

既然目标從來都不是100%為了女主而改變,那麼又何必自欺欺人的說出,自己是為了女主而做出的改變?是為了讓女主更好的生活而讓自己變得世俗?

隻能說,本身就有這樣融入世俗社會的傾向,然後選擇了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和以前的自己,以及女主分道揚镳罷了。

對于男主而言,如果這本來就是他希望得到的成長,那麼這樣的結局既是必然的,也是他所希望和期待的。隻不過命運的禮物都标注好了價格。所以有得到就會有失去,這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如果男主真的是為了給女主提供更好的生活,或者是為了兩個人的感情和未來,才去努力工作。那麼我隻能說,他已經被異化掉,完全忘記自己一開始的初衷了。賺錢是為了兩個人更好的生活,颠倒了目的與手段的他,已經失去了初心了。

這部電影給我的想法和感慨還是挺多的,這也是日本電影電視劇特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