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集追劇之後,我的整體感受是,這部電視劇是給小孩子看的,為感動而感動,把“我要感動你”已經寫到了臉上,但就是因為現實主義的筆觸太單薄了,造成了為賦新詞強說愁,甚至于不客氣地說,因為不夠真實、現實,那些想要感動觀衆的地方,在審美較為高級的觀衆那裡,全部淪為了笑柄。

...

通過殡儀館的工作,來完成對于生命本身的審視。這個主題,是很好的。但是,要想實現這個主題,最繞不過去的,便是現實主義表達。咱們很多青年編劇們,喜歡這種“我要感動你”的主題先行,但最終搞來搞去,劇情都是書齋創作的那一套,因為路數陳舊,所以虛假到了一定的程度上,觀衆們不信了。

...

這類主打感動題材的電視劇,最重要的,便是需要真。因為隻有叙事真實了,内容當中能夠感動人的點和地方,才是真實的,才能夠讓觀衆的情感有的放矢。如果叙事不夠真實,整個的感動就無法成立。這部《三悅有了新工作》最大的問題,就是現實主義創作筆觸上的力道不足。編劇離真正的可以駕馭這些成熟的題材,能力還差得遠。

我們不妨從開局的劇情當中,找一找那些非常明顯的假。比如,一上來,母女沖突的戲份,母親把女兒趕出家門,并且隔着窗戶往下邊扔包裹。這樣的戲份,就過分書齋創作了。現實生活當中,母女之間當然會有沖突,但沖突的具體表達方式是什麼樣子的呢?尤其是沖突的遞進層次是什麼關系的呢?這些,是需要編劇認真觀察生活的。在沖突遞進層次上,編劇缺乏的叙事經驗太多。

...

再比如,大姨出來說教的那些内容。這個角色一出場,便是非常濃郁的臉譜化狀态,觀衆們一眼就看出來了,這個劇情當中的工具人,就是來說教的,并且光言語說教不行,還要用一兩個行為和說教,從而完成女主角向殡儀館工作的“轉移”。這種工具人的角色過分直白了,也就缺乏了基本的寫實性。所以,大姨處理屍體的那些内容,就假了。

甚至于,女主角拿着大姨的推薦口信,就能夠去殡儀館工作了,而且,劇情内容當中還說,殡儀館竟然真的缺人手,很多人都不幹了。這是《三悅有了新工作》最為嚴重的失真點之一。殡儀館是鐵飯碗,各個城市的殡儀館,一旦招聘,到底是多少比例的錄取關系,編劇肯定沒有做功課。上來就說這地方的工作沒人幹,是想當然的書齋式創作。

...

尤其是殡儀館工作沒幾個人願意做,這個設定,太虛假了,反倒是顯得編劇不夠真誠,為感動,而不惜虛構現實。這類虛構的東西堆積起來之後,編劇再拿什麼生命啊、死亡啊之類的試圖感動大家,大家也就審美設防了,“你是來騙我的,我何必感動呢”。這麼一來,劇作的讓人感動的目的,就無法實現了。

現實主義的創作,是一門大學問。而一切需要基于現實才能傳遞情感的電視劇,都考驗編劇的創作能力和創作智力。在能力不足,采風不足的情況下,強行創作現實題材的作品,就容易成為《三悅有了新工作》這個樣子——所有的感動,都需要基于現實,而劇情當中的現實,卻虛構的成分更多。

...

不把“我要讓你感動”寫在臉上,而是用真實的生活案例,來讓觀衆們自己體會生活的真谛。電視劇的寫實,是巨大的能力。很多青年編劇和導演,在寫實上,差得太遠。這種狀态之下,還是虛心采風,認真生活吧。

強行讓觀衆感動的,最後,劇作出來之後,都挺尴尬的。

本文轉自網絡

原作者:馬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