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香港電影中心欣賞了這部影片,筆者本身在一家經常裁員的企業工作,很能共情。寫下一些觀影過程中觀察到的影片細節,希望對其他觀衆有幫助。

1. 貫穿全片的中産陷阱,男主家與收入完全不符合的消費情況。
男主的工作比較類似于造紙業(傳統行業)的技術項目經理,在有些廠子算M1(一級經理,類似小組長),在有些廠子算IC(independent contributor,手下無人的大頭兵),過的卻是住大别墅,老婆不上班每天打網球跳舞,女兒拉大提琴(燒錢愛好)的生活,還弄了個超大溫室種花種草,活生生把返貧要素拉滿。現實中認識的韓國人,到高管那一層大多數也不會住别墅,而是買個大點的商品房住着。後面看到原來是改編自美國小說,就能理解了。

2. 男主父親是老兵,經營畜牧業失敗後自殺,苦出身和父親缺位導緻了他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根本邏輯。
男主的原生家庭情況有點像《燃燒》裡的鐘秀,父親先當兵,拿了一些老兵補償,再做畜牧業失敗,并且長期缺席兒子成長過程,導緻兒子遇到事了轉向尋求暴力解決。
這也是為什麼男主不願意做園藝副業,或者體力活兼職的原因,從原生家庭的角度出發,他的底層思維是改不過來的。比起另找出路,他習慣的還是一條路走到黑+暴力解決問題。

3. 孫藝珍飾演的男主太太,适應力和行動力都超強,情商又超高,這也是這個人物有魅力的點。
在男主沉浸在失業中還沒緩過來的時候,太太已經找到工作去上班了,并把一家大小失業期的開源節流計劃都做好了。從富太太到打工人,她無痕适應,甚至心理強大到無懼其他富太太眼光賣房、參加先前舞蹈班組織的舞會。後面兒子偷東西被抓,她在很短的時間内,就從想法到行動,去勾引被偷的店主。

這也為她後來發現老公的秘密後,毫無波瀾的站到同一陣營埋下伏筆。是的,她适應能力很強,可以接受階級滑落。她忍耐力超強,神出鬼沒的老公總是突然懷疑她出軌然後暴怒,她也忍了。這些情節是有一些物化女角色的嫌疑,但邏輯上算make sense,老公還是坐牢了,房貸怎麼辦,單親媽媽一邊上班一邊帶倆孩子,其中一個還是自閉症,這更是地獄模式吧? 不管怎麼說,兩個勞動力大于一個勞動力。

4. 男主的小女兒疑似有自閉症。
小女兒全程都很少說話,拉大提琴頗有天賦,卻從來沒有在家人面前拉過。 被老師識别出超強天賦後,在家也無時不刻聽古典音樂。從老師跟男主的嘴裡,說過兩次“她要想獨立生活隻能拉琴”,都暗示着她可能是自閉症兒童,藝術天賦很強,但其他事情很難做好,生活自理能力也欠缺,如果不拉琴,無法獨立生活。 片尾男主出門後,太太和大兒子終于聽到了小女兒拉琴,确實拉得很漂亮,表明了男主做這一切是值得的。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