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非常喜歡的現實主義題材。
因為寄予厚望,因此失望的感受更深。
一、主題
起初以為是調查記者的故事,現在應該不存在調查記者了,随着xxx的沒落。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戴着鐐铐也能跳得好看。
開頭白客暫住證的問題,讓人想起03年由xxx之死所廢除的xxxx制度。
之後是礦難,由這裡開始了令我一頭霧水的篇幅比重。既然花了鏡頭去拍攝二人買衣服故意損壞衣服,我以為起碼是要去卧底調查,甚至聯想到了盲井,誰知去現場露個面就撤了,之後把筆墨放在賠償協議方面就草草收場。
後面更是離譜,從收血到代檢,直接過渡到乙肝宣傳片。零幾年那麼多大事件,哪怕做一個拼盤呢。
二、情節
如果說乙肝人群受到的是遠超出疾病本身範圍的歧視,為了生活去代檢是迫不得已,那麼組織代檢的人,幫助調包體檢資料的醫生,行為不違法嗎?為什麼就連從事非法産業鍊的人,都要給他們強行洗白?設置一個悲慘的背景,又是女兒從小乙肝差點無法入學,又是組織、從事代檢卻不收錢,是聖父嗎?
好像這裡面每一個,每一個都是無奈的好人。
處處充滿表演痕迹。
文藝作品想拍現實,卻拍得不真實、不自然,令人費解。
三、演員
苗苗,看芳華後我對苗苗積累的好感,在這部電影裡似乎無法安放,原來我喜歡的僅僅是苗苗飾演的何小萍。本片她毫無展現魅力,因為無從展現,演員發揮很難跳出劇本的局限。
白客,這個角色好像有什麼溝通障礙。對上級也好,對兄弟也好,你是怎麼想的你說啊!觀衆不喜歡被刻意制造的誤會。
飯桌上,領導對實習的白客說,有的人做記者做久了就隻把它當一份職業,而不再作為理想。
其實能當職業做好就不易了。
(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