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時間合适,所以誤打誤撞地看了這部電影,原以為這隻是一部不起眼的小片,沒想到竟然出乎意料的精彩。看完特地查了一下,發現導演羅志良是編劇出身的資深導演,創作功底過硬,張國榮主演的《色情男女》《槍王》《異度空間》等經典港片都出自他之手。作為搜救題材的災難片,《搜救》的電影節奏被導演把控得非常好,隻用幾個空鏡,就把無人之境的極端險境給穩穩地立住了:連綿的雪峰、漫天的風雪、打滑的路面、驚險的冰湖……如此種種,都加劇了主人公的搜救難度。影片的鏡頭語言極具張力,既讓人感受到環境的惡劣,又讓人對絕美的長白山奇景所深深震撼。因為是實景拍攝,劇組工作人員都在極限環境下作業,所以透過電影裡的一幕幕,我可以由衷感受到創作者的誠摯用心,實力碾壓那些綠幕摳圖、特效低劣的災難爛片。父親阿德與兒子樂樂在風雪中走失。兒子的走失,并非客觀因素,而是主觀因素導緻,由父親阿德的呵斥打罵一手造成。這種濃烈的情感誘因,讓《搜救》與一般災難片有了明顯的區分——它既對孩子搜救,也對父親阿德“搜救”。其本質,其實是阿德的自我救贖、自我找尋,他要通過“舍身救子,以命換命”,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過失。搜救的同時,影片還映照當下,對社會關系、教育理念做出了極具現實意義的思考,從個人到家庭,從家庭到社會。拷問父母,我們應該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畢竟,現實中的大部分父母,都像阿德那樣,遇事不夠冷靜,難以控制情緒。這意味着,阿德犯下的錯誤,很可能在千千萬萬個家庭裡反複上演。盡管阿德過分偏激的教育方式并不可取,可樂樂一言不合就出走的舉動,也讓我們見識到了熊孩子的可怕。阿德和妻子的家庭組成,正是我們常說的“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媽媽過分遷就,阿德動辄打罵。兩相碰撞,就造成了樂樂這種肆意妄為的情緒化性格。歸根到底,這次意外的産生,主要就是由阿德夫婦錯誤的教育方式導緻。但阿德打罵樂樂,是因為他不愛兒子嗎?事實恰恰相反,是因為他愛之深,責之切。隻不過,不善表達的他,總是克制自己的情感,不會用恰當的方式釋放愛、灌輸愛。以至于父子之間,因這種“信息差”産生了誤解。正因為前面克制、壓抑了太久,所以片尾的親情爆發,才顯得格外生猛,格外動人。為了救出兒子,阿德孤注一擲地跳入冰河,在絕望中迸發出了無窮的力量,瞬間直抵人心。那一刻,我能近距離地感受到,這個人物成了!他絕對是甄子丹表演序列中最成功的角色之一。因為他太真了!這種大愛無言、至愛無聲的父子親情,離我們很近很近,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曆過,感受過。所以看完這部電影,我就在心裡暗下決心,這個假期一定要帶父母來二刷這部電影。告訴他們,我愛着他們,正如他們愛我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