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時隔十多年重看《午夜兇鈴》。第一次看此片還是初中時跟小區裡的朋友一同觀看,看完後對這部大名鼎鼎卻完全不能吓到我的經典恐怖片嗤之以鼻,這次重看倒是讓我看到了恐怖感之外的、它獨有的價值。
本片問世之前,美恐的傳統虐殺片正被戲說和解構,科幻元素融入,恐怖ip擴充減緩但已非常豐富,從多年後另一部電影《林中小屋》所緻敬的早期恐怖片和遊戲《黎明殺機》的聯動dlc就可見一斑;歐恐缺口較大(可能這塊我了解尚少),大多是繼承了德國表現主義的特點,翻拍着吸血鬼惡魔等帶有恐怖元素的文學作品;港恐以中式志怪小說為源持續輸出僵屍片、恐怖喜劇和妖鬼愛情片,同時也憑借文化優勢發展起西方cult片;日恐的風格和港恐相似,但除妖鬼怪談和cult電影之外,還拍攝了恐怖推理和怪獸等題材。而1998年中田秀夫拍攝的《午夜兇鈴》可以說是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将日恐推向巅峰時代。
《午夜兇鈴》的故事從一個都市怪談展開,最終揭露的還是社會問題和人性的惡。這一故事的主題可以說是老套的,論腦洞不及90年的《世界奇妙物語》,論恐怖程度也低于許多其他恐怖片,但它在多個方面的開創性和優點對後來的日恐風格影響巨大。
第一是發揮了它脫胎于怪談類型的天然優勢。電影中觀看恐怖錄像帶的人與觀看《午夜兇鈴》的觀衆之間構成一種互指關系,人們不僅害怕恐怖故事,而且在帶有真實感的故事引導下開始害怕恐怖影像本身,進而帶來一種現象級的恐怖風潮(相似的還有後來的《筆仙》)。
第二是恐怖片這一概念上的突破,人的邪念導緻人的悲劇,邪念永無止境,悲劇不斷重演,怨靈則是邪念和悲劇的化身,人類無法消滅無力對抗,隻會像瘟疫一樣無限傳播,一種非人的恐怖力量伴随人的惡行直達人性最陰暗面,無差别地詛咒所有人,這是對那個時代日本社會存在的無法擺脫的集體焦慮的藝術化展現。
第三是電影語言層面的,直到最後十分鐘貞子才正式高能登場為這一都市恐怖傳說畫上完整的句号,在此之前電影的節奏是偏緩慢的。放棄大規模使用血漿等直白的恐怖要素,引入錄像帶、電視機、電話等貼近生活的物件作為恐怖意象,低調光營造陰冷氛圍,布景整齊有序卻始終保留危險來臨的可能,仰拍的壓迫感、俯拍的命運感和平拍的窺視感,這些常用的角度結合使用,配合緩慢移動的鏡頭和詭異的音樂給人心理極大的壓迫感,這種集大成且輕量級的組合技法與日恐節奏相性極佳,一舉成為主流。而後的清水崇執導時則更大膽,不惜犧牲電影美學,一切為了恐怖,将影像能帶給人的心理壓迫感發揮到極緻,拍攝出《咒怨》系列恐怖巅峰之作。此後從同時代其他知名恐怖片導演如落合正幸、白石晃士等人的作品,到十幾二十年後的亞洲民俗類恐怖片、歐美宗教恐怖片,均可見此類風格的運用,影響深遠。
雖有《閃靈》等佳作在前,但真正讓我愛上恐怖片的是2000年前後的日恐。恐怖片的風格還會不斷發展,而像《午夜兇鈴》所開啟的日本恐怖片黃金時代大概是可遇不可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