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煙,無處祭奠——淺談《美國往事》
由賽爾喬萊昂内導演的、配樂大師莫裡康内親自操刀的曠世經典《美國往事》無疑是我作為影迷心中當之無愧的影史第一。《美國往事》作為賽爾喬萊昂内光影生涯的集大成之作,時至今日仍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觀衆。它是挽歌、是哀詩、是美國的往事,更是每個人的一生。依稀記得第一完整的看完時候的震撼與怅惘,久久不能平複。如今已三刷的我便嘗試為我最愛的電影寫一篇影評。
有人曾說過,“在《美國往事》中,你可以看到全部的人生。”我每每看完這部電影,都仿佛看盡了人的一生。友情與背叛、愛與情與欲、生與死、善與惡、五味雜陳,意味深長。
影片改編自哈利格雷的半自傳體小說《小混混》,作者經曆了美國二三十年代禁酒令時期美國黑幫的崛起,講述了主角“Noodles”的一生,折射出美國社會的曆史變遷。以下分析的情感與主題也許先完成觀影會更有幫助。在我眼中影片分為兩層主題,一層為表面的兄弟情與愛情,二是對于美國夢及生命觀的理解。
首先說淺層影片最直觀體現給我們的,同時也是主線——面條與麥克斯的友情線。其實二人的命運早已在第一次見面就有了暗示,在此不過多贅述。面條雖說是一個街頭的小混混,但卻是極其看重兄弟情的,從他為多米尼克報仇而手刃仇人即可看出。因此面條把麥克斯看成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兄弟。此外,影片的種種細節、台詞也告訴我們,面條是個渴望平穩生活、不想參與政治的人,這就與麥克斯截然相反。麥克斯則是一個利己主義者,有着極大野心和強烈支配欲望的人,面條對于他來說,或許更多是個自己向上攀登的絆腳石,這也為二人後文的沖突埋下伏筆。麥克斯在向自己的目标不擇手段的攀升中,面條一次次的阻礙着他,忍無可忍的麥克斯便設局抛棄了面條、害死了出生入死的兄弟,并假死通過獨吞他們的公共基金搖身一變成為了位高權重的社會“名流”——秘書長貝利。35年的時間一晃而過,物是人非,麥克斯以秘書長的身份和面條心愛的女孩在一起了,而面條則在“害死兄弟“的愧疚中艱難度日。在麥克斯得知自己将被調查處死後,于最後的晚會把面條請了過來,希望面條能夠成為殺死自己的人,以便贖去自己内心的愧疚,結束自己”光輝“的一生。就在面條抉擇之時,兒時的場景一遍遍的閃回在他的腦海中,那是真正的麥克斯,永遠活在他記憶深處的麥克斯,而不是眼前的讓他35年活在刺耳的電話鈴聲中的”秘書長貝利“。他在模糊的視線中做出了最終的決定。在35年後的今天,看似真相大白的日子,卻注定會成為面條的悲痛之夜,那個他心中最美好的追憶,最美好的麥克斯永遠的消失了,伫立在他面前的隻有貝利,這個遲到的公正卻成為了對面條更為殘酷的剝奪。影片的結尾面條看着垃圾車緩緩駛過,貝利也随之消逝,淚光閃爍中,無數情感的交織,卻隻剩如煙往事,無處祭奠。
第二——面條與黛博拉的愛情線
電影中老年面條追憶往事的開始,便是透過牆上的闆磚窺探黛博拉在粉塵中翩翩起舞,朦胧地如癡如醉。少年時期,黛博拉就好像面條心中的一束光,是支撐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而黛博拉則是一個從小志向高遠、追求夢想的女孩,她雖也同樣愛着面條,可她太清醒了,太理智了,骨子裡看不起面條街頭混混的身份,面條無法給予她名利、金錢,她讓理性壓過了感性,對滿臉鮮血的面條關上了大門,這也注定二人的愛情必将走向死亡。在黛博拉即将出走好萊塢的夜晚,包下了整個豪華酒店的面條得知了這個心痛的消息,希望的破滅使得面條在崩潰中強暴的占有了他心愛的女人,那一瞬仿佛一切都破碎了。以後的35年,面條再沒有了對愛情的憧憬與向往,留下的隻有對往事的深情回首與歎息。直到35年後的在此相遇,黛博拉坐在妝鏡台前,濃豔的妝容遮擋了歲月的痕迹,她不敢直視自己曾經的愛人的眼睛,此時的她為了名利已經嫁給秘書長貝利。她懇求面條不要揭開那殘酷的真相,讓美好的回憶永存,可往事終随風而去。兩個不該相愛的人卻一往情深,一個注定結局的故事越傷越深。到底是該為了自己的理想放棄眼前的愛情,還是該為了愛情放棄夢想,這也許無人能夠解答。
第三——深層次的人生觀與美國夢
《美國往事》想表達的人生觀究竟是有關時間和歲月的。35年的時間,“早睡早起“的面條艱難地過日,背叛兄弟帶來的痛苦揮之不去;35年的時間,麥克斯繼續為瘋狂的夢想而奮鬥,攀登到高位的他終面臨着死亡的結局;35年的時間,将黛博拉的美貌慢慢奪走,時代的熏陶下她為了理想也做出了妥協,成為了與麥克斯一樣的人,淪為庸俗式的人物,在追求夢想的路上,見到了它無情的瓦解。35年的沉澱,讓面條在模糊的視線中沒有拿起手槍,也失去了對黛博拉的向往。謊言與寡義永遠無法經受歲月的驗證,悲傷與痛苦也頂會在時間的流逝中漸漸消磨。人生正是如此,失去了又得到,得到了又失去,隻剩下在時光的飛逝中追憶曾經的模樣。
《美國往事》時間長度橫跨了半個世紀,除了個人命運在時代中的奮起沉淪與輝煌落寞外,還隐晦地表達了美國夢的升騰與幻滅——小人物在大時代下被裹挾的現狀,不得已的失去自我。麥克斯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不惜背信棄義出賣朋友,用着肮髒無恥的手段實現着所謂的美國夢,看似他是最後的赢家,實則在背後映射出那易碎的美國夢的肮髒、醜陋。而面條——一個忠信仁義之人,在這樣的時代下沒有選擇同流合污,卻隻得到一個孤獨終老的悲慘結局,承受着世俗眼中所謂的失敗,這是面條美國夢的破碎,是小人物的悲哀,更是時代的悲哀。影片的結尾,垃圾車碾過締造夢的人,而接着豪車再次駛過人們縱情歡唱的美國夢,這是何等的諷刺。
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定格在青年面條燦爛恣意的笑容上,這恍如隔世是對虛僞美國夢的反諷,是對荒誕人生的釋然,是對這黃粱一夢的無限流連。
“時光隻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