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出》(April Snow):非紅杏出牆的外遇

                (文/火神紀)

  别抱怨。也許,幸福正在下個路口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裡守望着你的不期而遇。

  你永遠也沒有辦法預料到,它将以一種什麼樣的形式降臨到你身上。沒有預兆;但你卻永遠也不會感覺意外。因為你知道,你将得到一切;隻是時間問題。

——火神紀。題記。

看過《春逝》(One Fine Spring Day)已經很久了,現在還模糊地記得俊俏美麗的男女主角,也還模糊記得某些相關的劇情;然而我卻能非常清晰地記得那部電影帶給我的感覺。許秦豪(Jin-ho Hur)唯美的鏡頭風格和對聲音的細緻捕捉都讓我印象深刻。

那也許不是一部讓人咋一看完就橫生許多感慨的電影;很奇怪的是,在看完電影許久之後的某個深夜裡會突然想起它來。并且,在開始回憶着這部電影之後就有了一種重看的想法;之後有了許多在首次觀影不曾有感觸。再之後,開始懷念。

如陳年老酒——入口甘醇,前勁不大卻後勁十足,讓人回味無窮。我在想,這種感覺是不是會讓人上瘾呢。這部電影,帶給我一種如此熟悉卻陌生的感覺;而我,迷戀這種感覺。

這也許是許秦豪作品所獨有的魅力。有人評價這部電影說——很不幸,這是許秦豪迄今最弱的電影(Davide Cazzaro)。我并不認同這樣的看法;這部電影葆有着許秦豪作品的許多優點,清淨的鏡頭風格、輕緩的運鏡技巧、唯美的構圖、舒緩的節奏和簡單的人物結構。這部電影的原聲也許比不上《春逝》那般細膩,但其它方面卻并不比《春逝》遜色多少;假如能夠認同他的《春逝》,卻為何不能認同他的《外出》呢。

有關于外遇的觀點,不管是放在相對保守的東方國家,還是放在開放的西方世界,幾乎都是不被允許并且備受譴責的。就算在西方,兩個人不在一起則已,不管對方做什麼都是可被允許的;但是當兩個人确定了關系,則必須遵守遊戲規則不得胡來。

誰讓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恪守着一夫一妻制的社會呢,雖然有某派觀點認為一夫一妻制是有悖于人類天性和本能,這派觀點的基石是人類殘存的動物性和繁殖的生物本能,但是持此觀點的人畢竟隻是少數。與之相反的論調則強調了人類的理性和自我約束的能力,所以人類能夠超脫于其它生物不僅僅隻是被本能左右自己的所有行為。

以一夫一妻制為主流意識的社會裡,能把一個庸俗的外遇故事拍得頗具美感并且符合現代主流意識,不讓人反感;這部電影顯然并不像傳說中的那般不堪入目,足見許秦豪對影迷心理底線的預見能力,在拿捏尺度方面的娴熟,以及駕馭情節的深厚功力了。

四個人,兩男兩女間,會發生多少種關系呢。兩對夫妻,兩對情人;這部電影裡所描繪的四段情感關系其實并不複雜。尤其是,當其它的三段關系僅僅隻是作為另外一段關系的鋪墊時,剩下的工作就一點也不複雜了。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無關于愛情,無關于情欲的外遇故事。如果說,裴勇俊(Bae Yong Jun)和孫藝珍(Ye-jin Son)所飾演的角色确實牽扯到愛情的話,那也僅僅隻是後來的故事;在這部電影的大部分篇幅裡,他們之間的關系與愛情無關。

人與人之間,有太多的理由可以把人拴在一起;而愛情,隻是千千萬萬個理由中的一個。受同樣的傷害,因為同樣孤獨無援,他們也許更需要在自己最無助的時候有一個同樣孤單的人聽自己傾訴,他們也許更需要在自己最艱難的時候有一個同樣疲憊的人陪着自己躲在角落裡舔舐傷口給彼此帶去撫慰。換句話說,這樣的情感扯不到愛情,而更像是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同病相憐。

為什麼我們對許多的婚外情少抱有好感,多是不懷好意的批判;可是當我們把同樣苛刻的目光投到這部電影裡的裴勇俊和孫藝珍身上,我們卻沒能感覺到半點的不悅或者反感。

誰曾說過——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憐之處。假如我們先把他們定位在一個“可恨”的位置裡,這兩個角色在進入到那個位置之前,他們的“可憐之處”卻先被無限地放大到了極限成了悲情;于是,所謂可恨,早被我們忘到了一邊去了。

我們會聲讨那些不遵世俗之道的婚外情欲,可是我們同時會去同情那些被棄而不顧的婚内悲涼。這就決定了我們根本無法把他們兩個人放在那個“可恨”的位置上。人畢竟隻是情感動物,我們開始譴責那對忘情而放縱的男女時,我們也在同情這對無辜被叛的男女。也許僅僅隻是物傷其類,我們所拒絕的情感或者我們所害怕的情感;當有人深陷于其中的時候,我們就再也無法抑止住同情,泛濫成災。

包括最理性的影迷也同樣逃不離這個規則。所以就算同樣有人在不停地苛責着這部電影裡種種诟病,但是他們同樣在數落了某些傷痕後不忘說一句——我也隻是吹毛求疵罷了。因為在情感基調上,沒有人會去真正地讨厭這對男女;對于他們,因為心生同情也就不忍責備了。

這一點很重要。許秦豪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把一個外遇故事裡最難避免的總在招人指責的那個道德上的枷鎖給徹底地卸去了。這部帶有點情色味道的電影,才多多少少顯得有些溫婉的圓潤和冷調的溫情。

一個本來挺庸俗的故事,如何才能不落俗套。我們不能不佩服許秦豪在化腐朽為神奇方面的能耐。正是因為他抓住了我們最脆弱的那根神經,抓住了人性本能裡同情被叛者被屈辱者被損害者的悲情,以及譴責背叛者施虐者的無情,這就夠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容易頭腦發熱沖動容易沖動不理智的情感動物;一點點同情心就足以讓我們原諒許多我們曾以為永遠也無法原諒的一切了。

兩段外遇。或者說,一段外遇引發了另一段外遇。

兩個結局。或者說,一個結局注定了另一個結局。

兩種情感。或者說,一種情感寬容了另一種情感。

丈夫與對方的妻子有了婚外情,丈夫出差的時候帶着對方的妻子一起同去。如果,不是因為一起嚴重的車禍;也許,被蒙在鼓裡的人永遠都不會知道真相。

大學同學。想來,他們的往來也并非隻是一朝一夕。彼此恩愛,至少是相敬如賓的家庭;以及在家庭之外放縱的情欲。這種看似乎穩固的關系其實脆弱得緊;一場車禍,把這種不夠牢靠的關系網徹底地撞得粉碎。

兩個深度昏迷的傷患病人,以及兩個為了親人奔忙而來的傷患家屬。意外的車禍不隻把那輛車撞得粉碎,也把那些隐藏在謊言下的真相都給撞了出來。

所有被掩蓋得嚴嚴實實的一切就這樣清楚明了地擺在面前,毫不加以修飾地擺在面前。這就足以将那些沒有昏迷的人們都給刺痛得體無完膚。

一起處理前人留給他們的禍端,一起尋找那個終将他們傷害得遍體鱗傷的真相,一起陪着度過最艱難的時光,一起運功療傷。從陌生到熟悉,從熟知到信任。從同仇敵忾的報複性的玩笑,到情愫初生的實質性出軌。一切發生得如此自然而然滴水不漏,不帶半點矯揉造作的人工修飾痕迹。

無關于愛情,無關于肉欲;這是一場非典型的紅杏出牆,非紅杏出牆的外遇。

他們快樂嗎?他們同樣并不快樂,在他們臉上寫着悲傷的表情,就算他們在自我放縱緊緊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他們所流露出來的,是另外的一種情感。

與數碼相機裡那對放縱聲色的男女截然不同的是——這個時候他們會想起了那些曾經傷害過他們的丈夫和妻子,他們又曾經做過一些什麼。

人生,也許本來就充滿了矛盾與困惑。不管是誰,總是在這裡面不停地掙紮輪回。

深陷,欲罷不能。

對于人物的刻畫,這部電影有着極深刻的獨到之處。

一方面是對背叛自己的愛人不盡的憤怒,一方面是自己卻開始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道德的枷鎖沉甸甸地壓來,而同時卻讓他們有一種更想逃脫的強烈欲望。于是一邊自責愧疚,一邊卻更聲色犬馬地自我放縱。

尋找幸福的路途上永遠布滿了艱難險阻。電影用了許多的細節刻畫了所有那些矛盾和無力自抑的行為。比如裴勇俊和孫藝珍一場床戲後突然間那種讓人窒息的沉默,或者毫無來由的突然崩潰,或者突然有客來訪的不知所措。

從細節上來看,這部電影的許多精緻的鏡頭那些深入淺出的細緻描寫閃着細膩的光芒。

昏迷的男人突然死去,昏迷的女人突然醒來。這是這部電影所必須的一個神來之筆。

當所有的一切終于陷入了僵局,必須有什麼來打破這個僵局而讓劇情繼續發展。孫藝珍所承受的情感積蓄到了一個臨界點,也需要一個缺口來讓她的情感可供宣洩。所有的忍耐、矛盾和愧疚之類的種種,最後卻連一句抱怨和責備的話來不讓她說,她也永遠沒有機會再說那一切了。

一直壓抑,不如給她一個徹底哭泣的理由。

春天,雪。女人喜歡春天,男人喜歡下雪。然後,一場春雪能帶給他們什麼樣的感知呢。女人問男人說:我們這是去哪裡呢。其實,去哪裡并不重要。重要的,最後,他們還在在一起了。

我慶幸的是,我看的不是一套劇集而隻是一部電影,我看的是許秦豪作品而不是其他人的作品;于是,戛然而止的那個細膩而唯美的鏡頭給我留下了無限的美好情懷。我不需要過多的想像,不需要太多的思維,這樣的一個結束,其實挺美。

  幸福在哪裡呢。也許,幸福正在下個路口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裡守望着你的不期而遇。不必那麼刻意地尋尋覓覓,當幸福降臨的時候,珍惜它就行。

2008-08-29;戊子鼠年庚申七月辛醜廿九淩晨4:26。

  附注:電影資料擴展鍊接。

■片名:《April Snow》

■譯名:《外出》、《春雪》

■編導: 許秦豪(Jin-ho Hur)

■主演: 裴勇俊(Bae Yong Jun)、孫藝珍(Ye-jin Son)

■類型:愛情、劇情

■片長:105 min

■出品國家:韓國

■對白語言:韓語

■發行公司:Encore Films

■制作公司:Blue Storm Production

■首映日期:2005年9月9日(台灣)

擴展閱讀:《春逝》:當懵懂少年遇上失意少婦

相關小組: 日韓電影

閱讀(2321)| 評論(7) | 編輯 |删除 |推送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