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meglio gioventù

與Forrest gumo有些相似

如果從“保守主義”角度講 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對家庭 愛情的追求 和平安樂的氛圍 美好大結局的治愈掩蓋上一輩人的傷痛補償遺憾 “麻醉”感與這個“保守主義”的論調一起産生在腦海

但是分析電影是否就可以被限于所謂“主義”?這種把政治觀點帶入電影對整個作品進行分析的方法是否合理?

意大利作為一個傳統保守的(也許是我的刻闆印象)曆史悠久的國家 導演是否着力于去表現意大利的特點從而選擇了nicola作為一個主要的中心正面載體 去根據nicola的行為邏輯叙述組織所有的時間和思考?

每一代人的境況都是不同的 所以電影可以被看作一面反映時代變遷地方(?)的鏡子 根據觀看者的個人自我認同和基本價值觀而改變 還是說帶有特别的政治傾向?

對影片的所謂“主義”分析是否陷入了馬克思主義的怪圈?

我整個人是否陷入了隻會用半籃子的馬克思主義思考 然後拼湊一些外來元素 所以導緻個人的混亂 以及把自己變成一面鏡子與此鏡子反射輝映? 否定自己堅持的觀點導緻對“保守主義”發瘋似的反感

tutto è bello是人生哲理的普遍認同 還是代際之間的一緻? 但是話說這些對世界的看法難道就不能一直嗎? 對世界美好的思索難道不能永遠不變嗎?

在挪威得出的結論(!!!)在下一代直接成了結論(.)完成一些未完成的遺憾 下一代是上一代相同理想模式的理想版?還是說意大利沒有太多變化 或者隻是電影為呈現 或者是我沒有注意到?

托斯卡納的小路上相對邂逅

1.回憶曾經相向而來 落在生者時間足迹的背後 從後面趕上 最終和解遠去

2.心中的障礙遠去

3.作為電影時間跨度的見證 逝者永駐青春 生者頭發已白 閱曆與歲月的變化 滄桑與幸福

4.宗教感與神聖感

小路聖潔 仿佛朝聖上天 天堂與人間一瞬重合 美好的觸摸與啟示

3與4仿佛十字架的一橫一豎 給人美好感

Matteo的分析 Nicola替身(唯一留給他人的美好來自扮演)+對自我的僞裝(參軍執法)之堅持的無法堅持/對理想與現實的對沖的崩潰?

最後matteo兒子擁有了最好的青春(la meglio guoventù)?(去挪威理解了Nicola花費一生所理解的)還是說上一輩人所擁有的複雜的青春?

想想自己的人生 父親母親的年齡 大概就是片頭Nicola的父母和Nicola母親去世時的他本身(與世界和解之時)

想想自己的定位(前後)時間發展演化 一切多麼迅速又多麼緩慢 多麼實誠

對應幾首片頭尾曲

第一部分片頭:house of the rising sun(對于此輩人青春的歎惋 一切看似時間充裕 可是還等不及 青春已逝)

(青春已逝啊!青春已逝!美好時光不再來 一生隻有一次)

第二部分片頭:

片尾一緻:

後續會補充。這部電影絕不隻會看一遍以後考慮看意大利語字幕版,還有很多思考需要看别的書自我充實以後才能繼續研究,此外上面的碎想也需要完整,一些思考要補充,關于對比這件事可能直接影響我很對關于電影評價和關于事的看法。以後再加圖片

p.s.:考慮研究畫面 研究細節(比如matteo自殺時穿的衣服是否是最後那一套 一些印象直覺很重要 形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