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動畫片隻有三集,廣播劇已經完結。

P大,Priest的作品吸引我的重要一點,是他的故事裡融合的各種元素,恰到好處,又有深度。

從我開始有了寫一個人生故事的小目标,甚至可以影視化的想法後,我會關注到其他優秀的作者的技巧和寫作方法。

也不知道日後我的跨界寫作,能不能把行業背景調查寫得如此細膩,真實可感。

《殘次品》發生在未來一個近乎烏托邦的理想世界,但又不是表面上的風平浪靜,暗潮湧動。

它構架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那時人類已經走入太空,在經曆了舊星曆的基因革命、摧毀了無框架權限的不錯人工智能的黑暗統治之後,人類邁入了新星曆紀元。

新星曆時代和舊星曆時代的分界點,從政體來說,是聯盟的成立;從技術層面來說,則是“伊甸園”的建立。在伊甸園籠罩下的地方,你的大腦可以随時接駁任何設備與人工智能,但同樣地,也失去了隐私與自由。

科幻元素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透過故事,作者想傳遞的觀點和态度。

科技過度進步,可以解決一切生存問題和困難,人類不需要再經曆那麼多悲歡離合,生老病死也可以得到極大的控制,真的就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嗎?

我更傾向于,這個世界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沒有完美的技術,一定會有問題,會被颠覆。

我喜歡的很多作者,都在傳遞,當有一天,技術可以取代人的主觀能動性,會不會是人類的退步,甚至是被技術反過來統治?

除去這種關于技術的倫理思考外,還有關于社會的公平,關注個體的那份同理心。

即使社會已經發展為“帕累托最優”,平均最好,甚至絕大多數已經達到了最優狀态,可是依然有被甩下的人。

他們怎麼辦?他們不該被看到嗎?

作者給了這群被天然淘汰的“殘次品”一個特殊的光環,劣勢也能變成反殺的優點。

雖然現實世界未必有這樣反轉的美好。

借陸必行創辦殘次品人類的學校的夢想,都在傳遞一種正面的力量。

一個完善的社會對個人應該有的健康的影響,個體可以通過身份建立和情緒管理,平視自己也平視他人,珍惜自己,接受社會支持,也成為他人的社會支持。

大局官是大局觀,但犧牲少數,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不能是長久之計,更不是完全的解決之道。

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會成為某種标準之下的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