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邪典電影沒有特别明确的劃分标準,估計很多人難以相信,《星球大戰》也可以被看作是邪典,高概念電影,同樣是較為模糊的類型片存在。

從小成本到超級大制作,從科幻奇幻到驚悚犯罪,各式各樣的電影都可以被貼上高概念的标簽。

不說遠的,《流浪地球》就有着高概念的影子。

一個“反常規概念”:

人類通過推動地球尋找新家園,而不是尋找地外新星球。

一個“精簡化劇情”:

恢複行星發動機動力,幫助地球逃離木星引力。

但這還不算是純正的高概念電影,因為還有一個特點沒有滿足。

那就是“風格化手法”。

導演郭帆身後是巨大的資本壓力,他隻能按照普通商業片的套路來拍,所以《流浪地球》和真正的高概念電影是有直觀區别的。

...

如果加了風格化的手法,那票房可就很危險了。

高概念電影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興起,過了50年,在北美市場依然大受歡迎。

在中國市場,卻一直很難。

最先打開市場的高概念代表應該是《英雄》。

雖然是取得了高票房,但所依靠的更多是張藝謀的聲望,和一大批明星主演。

對于高概念的部分,更多的卻是争議。

...

“反常規概念”,江湖高手有能力靠武功殺死擁有百萬大軍,護衛森嚴的秦始皇。

這一點大家都能接受,武俠片嘛,隻要動作好看沒什麼。至于意念決鬥的部分,就見仁見智。

“精簡化劇情”,無名執行刺殺秦始皇任務。

張藝謀利用閃回的方式插叙更多故事線,劇情其實不算特别單薄,不會讓人特别乏味。

問題在于“風格化手法”。

張藝謀沒有按一般商業片的手法來講述故事,他用大量的色彩來暗示情感,留下了非常寬闊的解讀空間,因此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性。

但中國觀衆多數是先接觸電視的,習慣電視劇的叙事模式。

也就是導演需要把調料加好了,觀衆才能享受其中。

要讓觀衆費腦子自己去醞釀調味,别說在2002年了,到2030年國内都未必能形成全民理解電影藝術的大環境。

...

北美其實也好不到哪去。

新一代主流觀衆同樣受到電視影響,而且爆米花電影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

怎麼在北美,《英雄》就能票房口碑雙豐收,高概念電影就能一直不乏現象級作品?

因為高概念,就是在電視和爆米花的夾縫中發源的。

資料中比較統一的描述是,70年代ABC電視台的巴裡·迪勒提出電視電影的設想,由于電視的宣傳時間非常有限,他要求播出的片子必須都能在30秒内說清楚故事。

之後巴裡·迪勒跳槽到了好萊塢制片廠,他的理念帶來了重要影響。

裡程碑式的《大白鲨》被廣泛認為是一部高概念電影。

反常規的吃人鲨魚,簡單的人鲨對抗故事,重氛圍營造而非無腦通過怪物吓人的表現手法,迅速俘獲了無數觀衆。

...

4年後的《異形》基本是依樣畫葫蘆。

大白鲨換成了異形,旅遊度假勝地換成了外太空飛船,異形同樣沒怎麼現身,就把人吓得屁滾尿流。

不同的是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還賦予了故事更深層次的寓意,這使得《異形》擁有了更高的影史地位。

...

一直到2018年的《寂靜之地》,2020年的《隐形人》,高概念已經成為了北美市場上極為成熟的一種類型片。

諾蘭的近兩部作品都是往高概念的方向走的。

《敦刻爾克》有着“精簡化劇情”和“風格化手法”;

而《信條》則是加上了“反常規概念”——時空逆轉。

能拿到高投資和最終剪輯權,僅僅是因為華納對諾蘭的信任?

理智點,華納必然有做過市場考量。

《信條》作為一部非續集的原創電影,能拿到超過兩億美元的頂級投資,高概念電影是北美市場剛需,是不難找到的一個因素。

...

中國市場高速發展的時候,是被奇幻和喜劇兩種類型片喂養起來的。

不同于在北美有着穩定的根基,高概念電影隻在影迷群體有一定的影響力。像《異形》這種,一樣能夠被奉為經典。

任何一種新的類型片進入市場,都要經曆不同程度的錘煉。

懸疑片經過不知道多少年的堅持,才慢慢地找到一席之地。

高概念電影經過《英雄》的争議,以及後面《王的盛宴》等一批模仿者的失敗,仍然沒能有一部全新的現象級作品打開市場。

...

杜琪峰曾經用《大事件》嘗試過。

警察與罪犯大打公關戰的“反常規概念”,罪犯逃脫警察圍捕的“精簡化劇情”,銀河映像式的“風格化手法”。

可惜,票房和口碑都不靈。

飽受觀衆挑刺的是故事邏輯。

奇幻片可以通過硬設定說服觀衆,構建一個“可信”的世界。

《大事件》是基于現實的,但高概念是反常規的,觀衆難以理解這種矛盾,導演也不希望在電影中特别說明,結果便是不被接受,争議不斷。

...

“風格化手法”一般都會區别于規矩的叙事,有的用大量劇情留白(《信條》),有的大量減少台詞(《寂靜之地》),着重用鏡頭語言去做表達(《英雄》),在這樣的基調下,硬設定隻能靠觀衆自己做閱讀理解題。

能理解的,哇,神作!

不能理解的,切,什麼爛片!

口碑的兩極分化,不就是這麼來的。

...

有沒有一種風格化能夠赢得普羅大衆喜愛,成為了高概念電影立足中國市場的關鍵。

曾經有沒有過呢?

有。

那就是《功夫》。

如果把功夫的存在看作是“反常規概念”,周星馳的個人風格看作是“風格化手法”,那麼《功夫》就是一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國産高概念電影。

...

星爺的風格非常親民,且有一種魔力。不管多麼誇張,不合邏輯,觀衆捧腹大笑之後大都不會回去挑刺。

主要是他的故事講得很出彩,中國老百姓更愛看故事,而非通過視聽語言做閱讀理解。

那麼,高概念電影要在中國立足,目前來說,就必須要在“風格化手法”的基礎上,把故事講通透。

否則,再驚為天人的概念,再無懈可擊的風格,觀衆弄不懂,或者誤解,那也是白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