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年高考語文作文題的時候,我笑了。後來一想,或許我早該習慣了吧,真是沒見過世面。我們所反複強調的過去“偉大”曆程不也總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麼。即便是古代,那些為官做宰的優秀人士,往往他們表達出的對于朝廷強烈的愛也似乎總是超越于愛老婆之上的,這是一種傳統。如此想來倒也平靜了,且深切地感到這種題目是應該彼此“皆大歡喜”的。出題的,如此完美地完成了上級組織委派的任務。做題的,通過一點技術性的應試操作,争取一點分數換取個好的前途。批改的,這種可量化的批改模式打起分來還更省力,免得因為各自審美不同解讀立意不同而對同一篇文章怎樣定奪争辯得不可開交。在“改變命運”這樁大事面前,什麼藝術性,思想性的願景之類還真得先放一放,吃飯要緊。吃飯學用筷,上路學駕駛,考試學應試技巧,人生于世,為了生存誰還能避免一點技術性操作?不寒碜。一旦這技巧練得爐火純青,出類拔萃了,還可以被冠之以“做題家”的名号,成了大家,豈不快哉。這樣想着,于是我的精神如阿Q的一樣,又一次大獲全勝了。

還是那句話,寫應試作文,就像戴着枷鎖跳舞。即便是被綁縛着手腳,跳的舞成什麼樣子,還是大有講究的。就拿我最近看的舞劇《努力餐》來說,雖則是明确的抗戰類的紅色主題,思想上無法作出一些更深的挖掘,但是此劇依舊可以打動人心,也獲得了“荷花獎”,可以看出是被專業人士極高肯定的。在我看來,首先是舞蹈,場景,音樂,燈光,道具,服飾,情節編排之類的用心。如同作文的謀篇布局,語言功底,表達技巧等,是最外顯的也是硬件設施,屬于第一印象。其次,用典,聯系古今中外。譬如此劇在黑夜中的打戲讓我想到了京劇《三岔口》的名段,同時川劇變臉的加入也增添了一些傳統文化氣息。“努力餐”這個題目承襲了古詩《行行重行行》中“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一句,抗日戰争中妻子與參與抗日救亡丈夫的生離死别,與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思婦與遊子的亂離相思有其共通性,古今相續,回返聯結,于是一下子有了縱深感。在文章裡用些典故,便可以在内容上變得更加充實,豐富,看起來更為厚重,意在言外,拓寬了表現空間。再次,落到實處。《努力餐》以一家飯館的經營為線索展開抗日救亡的宏大叙述,以小見大,化虛為實,以幾個小人物的生死哀樂,離合聚散,折射出特定時代曆史情境下一群人具有典型意義的情感與價值取向,而不是喊口号式的,或是誇張式的空洞編排。同時,“民以食為天”,“吃飯”最關乎百姓民生,最與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貼合。車老闆辦的《大聲》報上那句“為百姓加餐,努力努力。挽民族危亡,血戰到底”的标題口号,既接地氣,又鼓舞士氣,是為點睛之筆。另外,還有細節的處理。譬如《努力餐》中打動我的細節,是在老闆娘給難民施舍飯菜時,難民們破舊衣服上被大雨淋濕的斑斑點點與泥土的塵垢。是在離别的那一天,晨曦透過窗棂時繪就的一副光與影的斑駁圖畫,以及其中正在一步步離去的車老闆的黑色長袍剪影。是老闆娘夢見丈夫歸來時喜悅又嗔怪地将洗腳水用腳撩起一點甩到其臉孔上的俏皮靈動可愛,以及在發現原來不過是一場夢時斜陽卻照深深院的怅然意緒……此外還有隐喻象征的運用之類……(太多了,再寫下去要偏題了...)

想到最近剛看的電影《九零後》,其中有這樣一個場景,使我感慨。在抗戰時期的昆明,西南聯大的學子楊振甯和鄧稼先常常登高遠眺,一起吟誦唐代李華的《吊古戰場文》:“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河水萦帶,群山糾紛……”山河淪落,草木凋零,慷慨悲壯的語句,開闊雄渾的意境。無論是學文還是學理,不需要被要求,不需要表決心,彼時的學子腹中大多裝着古人的經綸,心裡裝着浩大的河山。
比起“個人主義”,我們這個民族好像更愛提“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強調個體為了更宏大的事物而犧牲奉獻。在我看來,真正的集體精神,是在作為獨立的個體自我充分覺醒的前提下的一種自覺。“但少數人呢,卻看得遠一點,為民族為人類而生。這種少數人常常為一個民族的代表,生命放光,為的是他會凝聚精力,使生命放光。”(沈從文《湘行書簡》)這是一種清醒的抉擇,是對自我的升華,是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寬更廣更厚重的努力。有着真正集體精神的人,絕不是富貴人家養的叭兒狗,沒事嗷嗷地叫幾聲,誇耀着自己的忠誠能幹,奮鬥犧牲,讨個主人的歡心,借此來換一點,它們比普通人家的食物還多還豐盛的,狗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