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震撼人心。
以前看的革命題材劇都是從革命黨人角度叙述的,《天行健》是罕見的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尋寶+武俠+革命,将革命與前兩個八竿子打不着的元素混在一起,真的诠釋了一種新的革命題材。
這部劇沒有以革命黨為切入點,而是主要在清廷内務府,江湖融天劍派,縣衙捕快,清朝皇族,以及日本方和北洋軍閥多個方面叙述,以尋找淨壇密藏為線索,逐步引出不同勢力為救國為民而展現出不同的立場,除了北洋和日本人,他們大多沒有私欲,隻為國家和百姓,奈何立場不同。
男主門三刀,從他的立場上,他是清廷内務府的四品侍衛,他的職責是維護大清的統治,替大清抓拿叛賊,找到淨壇密藏。但在大牢被關12年的他不知大清的腐朽已無藥可救,隻能洗心革面,改朝換代。
所以,信仰崩塌的滋味不好受吧,門三刀,這個大清,放棄吧,投身革命,才能拯救中國,拯救黎明百姓。在你跪在先帝面前崩潰大哭時,我哭了,你終于覺醒了。
縣衙捕快王家洛,從他的立場上,他職責是查案追兇,維護大清,所以他千裡追兇,多次被殺又多次續命。他看似善良,卻不懂變通,冥頑固執,固執地認為幾百年定下來的規矩不能變,認為國家衰落僅僅是因為百姓不守法,官吏不清廉。他是執法機器,是清朝封建腐朽思想的代表。
融天劍派的掌門卓不凡,從他的立場上,隻想融天劍派名揚天下,讓他的門派弟子過上好日子,他是幾方勢力中思想較為簡單的人,沒有牽扯太多國家大義,但是後期思想慢慢轉變,想和門三刀一起革命,可惜啊。
清朝皇族淇親王,這是少有的從這個角度叙述的革命題材,從他的立場上,淇親王看出清廷腐朽,想要謀反,改革立憲,他想拯救國家,拯救大清,但是他也是一種僞善,變革立憲的背後隻不過是他對權力的欲望,說到底就是不想他皇族的地位衰落。不過欲望歸欲望,至少他為國家有變革的心,我們作為後來人觀看這部劇,知道立憲行不通,但是那個時代的他怎會知道呢,這何嘗不是一種嘗試呢。
最後就是結局,曆史就是曆史,那個大時代背景下就是這麼現實,不會是我以為的最後門三刀,卓不凡,王家洛三人一起走向革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感謝《天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