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上映第二天,新片《特技狂人》(The Fall Guy)在市場上就沒什麼水花了,實在令人遺憾,難道它不好玩、不有趣、不搞笑嗎?

雖然嚴格來說,該片不算是很優秀的爆米花電影,節奏古怪、叙事飄忽,但由于“拍電影”的題材和聚焦特技演員的視角,它身上散發出來的那些爛片氣息和雷人橋段,反而衍生出了别樣的趣味。

...

在這部影片裡,真正唱主角的是平常電影裡那些相對次要的角色和要素,是一大群電影幕後工作人員以及他們提供的“配菜”,就這點而言,《特技狂人》确實稱得上是“電影人的情書”。

【友情提示:下文會有劇透。】

為了防止有人說我瞎吹,首先還是得坦誠一點:《特技狂人》不是那種足夠賞心悅目的、可以讓人從頭樂到尾的商業喜劇片。

尤其是影片的前半段,叙事節奏和内容非常反直覺,動不動就會陷入一種放不開的、自說自話的尬聊尬演中……

...

與此同時,瑞恩·高斯林和艾米莉·布朗特兩人的形象和狀态固然都十分在線,可“芭比海默”二人組作為男女主人公卻難言來電,談不上有多少化學反應。

更要命的是,影片男主角科爾特·西弗斯的性格,又是那種最令人捉急(具有普遍代表性)的悶葫蘆型……所以,無論是想看流暢故事還是想看俊男美女談情說愛的觀衆,看這片子都不會太痛快。

可就當我以為《特技狂人》是部名不副實的爛片時,随着劇情進入中段,我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重點錯了。

因為這次上桌的主菜,本就是一群“難當大任”的配菜。

...

在《特技狂人》中,亞倫·泰勒-約翰遜飾演的大明星湯姆·賴得,是個外強中幹、心理扭曲的壞蛋,不會演戲的特技演員科爾特卻“被迫”不停唱C位(後者其實是前者找來背鍋的替死鬼)。

換言之,影片從一開始就頂着“倒反天罡”的設定,湯姆成了“The Fall Guy”,而科爾特則成了“The Guy”,科爾特耍嘴皮、出洋相、背黑鍋、秀身手就是最大的看點。

以影片裡時常會“破壞節奏”的動作戲為例,科爾特一進組就在爆炸戲裡随車翻滾,在喬迪的賭氣中不斷點火摔跤,稀裡糊塗開啟了一場垃圾車追打,還要用道具槍突破反派的圍捕……

這些戲放在正常商業片裡,隻是一份簡單的調劑(甚至可能有些莫名其妙),但對《特技狂人》來說,這些戲就是意義本身。

...

僅僅因為自己是個優秀的特技演員,科爾特在影片裡變成了一個無所不能還打不死的真·主角,如此用極緻的套路呈現出的反套路效果,成就了電影出人意料的爽感。

導演大衛·雷奇本就是特技演員出身,曾多次擔任布拉德·皮特、尚格·雲頓等明星的替身,同時他還擁有演員、制片、導演等多個身份,對于片場的業務流程,他最熟悉不過。

得益于此,《特技狂人》中最有趣的地方幾乎都來自于“邊角料的轉正”。

就像影片高潮戲中,為了揭露湯姆殺人和嫁禍的罪行,整個《金屬風暴》劇組齊上陣,導演騙人入甕,群演配合做戲,錄音師留下證據,整個特技組大戰追兵,再由特技演員上演種種奇迹……此時此地,戲内外的界限早已模糊,每個出境的人都是主角。

...

在這種語境下,縱使影片描述電影人的口吻略顯輕佻和戲谑,那也是熱熱鬧鬧、瘋瘋癫癫且無傷大雅的愛呀。

“咱們燒錢玩電影的拍接吻,就得有飛車、有墜落、有爆炸,這樣才熱鬧!”

說到這裡,我突然理解《特技狂人》男女主之間别扭的愛情了:

表面上,它是深愛之下的難以言說,非要置之死地、大徹大悟時才能一訴衷情;可内心裡,它不正是幕後電影人們無法走到台前、卻對電影事業依然初心不改的投入和熱愛嗎?

這群人也許永遠決定不了一部電影精不精彩,但如果沒有他們,電影恐怕也将難以存在。

...

同樣一個汽車翻滾八周半的鏡頭,在大多數觀衆眼裡,可能隻是幾秒小小的視覺刺激,除了少數會看幕後特輯的影迷和從業者外,根本不會關心是怎麼拍出來的……

但在親身拍攝的電影人眼裡,他們會情不自禁地大喊“哦!!!這可真TM牛逼!”

《特技狂人》就是一曲獻給這群可愛之人的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