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裡面兩星給女主演技,一星給劉烨。
有感動,更多的是幹澀。整部影片編劇都極力體現着一種“道理我都懂,但我就不這麼幹”的倔強和蠢勁兒,十七年和紋格電影的憶苦思甜模式被原封不動地挪用到今天,那麼所謂的“時代精神”,真的有在與時俱進嗎?
你老實你當冤大頭,冤着冤着就習慣了。
明明主旋律電影最終應傳達的是“無悔于我們的青春”,最後觀感卻演變成“他很好,但我不可能像他這樣浪費我的青春”。
另外,影片中政府與黨的缺席也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尤其是侯勇飾演的王長傑這個部長(後來升職成政委),作為黨的代表,他發揮的作用隻能用“孱弱”這個詞形容,侯勇臉上除了緊鎖眉頭就是一臉沉郁,一個大寫行走的無能為力。
這是抹黑還是贊頌?
在一個明明不殘酷的時代,展現一個相當殘酷的年代故事,這是贊歌,還是诘問?
而電影裡像這樣不能細思的矛盾還有很多,明明指出重男輕女,卻還是堅持讓女性犧牲供男性獲益;明明國家津貼補助到位,卻堅持一分不收以至貧困到愧對一雙兒女;明明通篇宣揚清苦節儉,女主辍學供弟弟讀書的大女兒卻說出了“你以為書本費就夠了?别人有冰棍,别人有玩具,我弟也要有,我要給他買最貴的變形金剛”這樣的台詞。
這種國家—男性—女性的金字塔式結構所體現的層層壓榨和攫取價值觀,編劇也深知不對,因此在指出不公之時,又搬出了中國老一套的封建倫理觀,“你爸救了我爸所以我要守島報恩”,“我是丫頭所以讀書沒用”,隻要讓主角“主動自願”地進行犧牲就可以達到粉飾太平的效果,就像在說,“我可沒逼他,是他自己選的。”
在非極端條件下做出極端選擇,這讓觀衆體驗到角色展現的不是“無悔”,而是“無腦”。
這也是影片貫穿始終的問題,矛盾不充足,因此塑造了樣闆角色。
羞于指出苦難中有美好并存,羞于在奉獻中談獲得,這種二元對立的政治正确風向,跟BBC逢中必加陰間濾鏡,跟外國人PUA中國人吃海鮮會破壞環境,某種意義上是殊途同歸的。
不突出強調島的重要性,卻讓人為之守候32年。
弱化黨和政府的存在,卻讓人堅信它的光輝。
那麼在孤島的封閉環境中,維護的,不也是一個全然封閉的理想主義理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