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複盤:

第一、每天寫100字(簡書規定的)

✓ 完成情況:寫了3099個字

第二、每天跑步1分鐘

✓ 完成情況:跑了15分鐘

第三、每天讀一頁書

✳️ 完成情況:未完成

第四、早睡早起

(早:7:30—晚:23:00)

✓ 完成情況:起床:7:30

                    睡覺:23:00

...

昨晚閑來無事就看了一部電影---《唐山大地震》

這部影片看上去是一部災難片,實際上卻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後幸存者治愈心靈創傷的感人故事。

23秒,何其短;32年,又何其漫長。

那是留在一個人記憶裡的傷,以23秒的短暫,與心整整糾纏較量了32年…

誰也不曾料想...

一場滅頂的災難就這樣突兀地發生了。

天崩地裂的瞬間,整個城市卻還在沉睡。

其實想想也不算突兀,災難來臨前曾出現了那麼多的征兆,卻沒能喚醒人們的警覺。他們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匆匆行色間,是好奇地觀望和議論。

...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它讓我感受到了地震無情,人性的脆弱,以及最重要的是親情的可貴,生命的頑強。活着真好,它告訴人們,一切災難隻是暫時的,災難并不能打垮人們,它隻會使人們更加堅強,更有勇氣地面對生活。不禁感慨,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這部電影讓我更加堅信:親情是不變的永恒。一個人能夠傷得了的人僅僅是真正無私愛他的人們。

在唐山大地震災難發生的23秒間,動搖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慘叫的人聲,強烈的視覺沖擊震撼人的心靈,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震後的廢墟中,水泥闆的一段壓着龍鳳胎的姐姐,另一端壓着弟弟。

救援者隻有潛力救活一人,這位年輕的母親,将如何抉擇?

這是這部電影留給人性的一個難題。

在“隻能救一個”的萬難抉擇下,徐帆扮演的母親無助而絕望的喊出“救弟弟”幾個字時,壓在鋼筋水泥闆下的姐姐默默流淚,呢喃着喊出最後一句“媽媽”,同樣也在黑暗中陷入了無助和絕望。23秒的地震災難,帶來了一個家庭32年的生離死别。對他們三個人來說,活下來隻是這個故事的開始。

這注定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母親難以逃脫自責的負罪感,女兒也無法應對母親放下自我的心靈創傷。

...

然後電影就開始講述地震後一些故事,兩家人的生活,母親的那一句“救弟弟”,折磨了姐姐32年,也折磨了媽媽32年!

後來弟弟說,唐山這些年高樓大廈都建起來了,可是我媽心裡的牆卻再也沒有蓋起來,她就守着那些廢墟過可以一輩子!地震,毀了她的一生,苦了她一輩子!

元妮最喜歡說的是“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

方登的養父最常說的,“親情永遠是親情”他和老伴吵了大半輩子,然而他心裡始終隻裝着那一人!

從影片前半部分可以看出方凳的勇敢和細膩,弟弟被搶冰棍,姐姐二話不說跑上去就是一推,姐姐從母親把西紅柿先給了弟弟就開始了自我暗示:她開始一廂情願地認為母親極大地偏愛弟弟,并且在日後的32年裡不斷以刻意回避、加深厭惡來灌溉這株自我暗示的情緒之苗,把它養成了一棵寫着“抛棄”“背叛”、“冷漠”等不良暗示的參天之樹。

...

《唐山大地震》中有一個情節,一直備受争議,那就是徐帆飾演的母親最後選擇了救兒子,不救女兒。

這個母親也是經過了艱難的抉擇的,而且留給她的時間隻有20幾秒。她當然希望兩個孩子都得救,但是當兩難選擇出現的時候,而救援隊又要馬上離開去救别人的時候,她終于低聲說了一句:“救弟弟!”被石頭壓在下面的姐姐方登,聽到了這句話,也流出了一滴眼淚,從此三十年都不肯原諒母親。這個鏡頭可以說是非常催淚的。

母親選擇救弟弟,看似是在緊急情況下的臨時選擇,其實也是一種潛意識的選擇。這種選擇,打上了‘重男輕女’的深深的烙印。

母親元妮這個角色,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母親的典型形象。

母親固然是愛所有的孩子的,但是内心深處依然是認為兒子比女兒強的。

畢竟将來女兒長大了,嫁人了,就成了别人家的了,而兒子還是自己的,還能給自己養老。這是元妮這個母親的想法,其實也是當時那個年代絕大部分父母的想法。當然,這種想法,其實現在也很普遍。

元妮的選擇,打上了時代的深深的烙印。

“重男輕女”,其實是一種對現實的妥協。

...

當然,元妮這個母親,也受了30年的心靈折磨,永遠覺得愧對女兒。

而女兒方登呢?

方登後來意外得救,卻再也不肯原諒母親了。

此後她也經曆了很多世事,也談戀愛,也結婚,也生孩子,最後去參加抗震救災時,看到了同樣的一幕的時候,她才突然理解了母親當年的行為…

人,總是要學會自己長大的!

...

從這部影片中,有幾個重要的鏡頭牽動我的心,在面對同一塊石頭壓住方登和方達,而在這種情況下隻能救一個時,這是最難以抉擇的,就如我們人生中一定會遇到令我們無法做出選擇的事,可又不得不決定,這很現實,母親忍痛的說‘救弟弟’,母親在此内心的情感是影片最大的亮點,母愛總是偉大的,她為我們撐起一切。

這時其實在方登心裡已經埋下了隐痛,殊不知這痛需要愈合32年,看到這裡是本片高潮,讓人淚目,其實這部影片一開始對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23秒地震前和地震後方登被領養的劇情發展,沒有起伏的,而最打動我的是最後那個鏡頭,方登理解了母親,在墓地前,看到多年來母親為自己準備的課本和那個書包,才真正理解母親多年來内心的愧疚,母女相擁那一幕是最後的結局,是重新揪起觀衆心靈的情節。

方登那一句“我折磨了你32年”讓我落淚,而此時方登為什麼會原諒母親理解母親,影片鋪設了這樣一個情節,方登在汶川救助一個雙腿被壓在水泥闆的小女孩兒。女孩兒的母親最終做出痛苦的決定:用截肢的辦法救女兒的命。這又觸動了方登記憶中最敏感的神經,她想起了母親當年救弟弟的選擇,但這次方登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重新審視,體會到了母親當年的選擇,體會出了母親當年的痛苦。她想開了,這是方登原諒母親的開始。

其實母親從來就沒有抛棄過姐姐,在後來的32年裡她把姐姐的照片和亡夫并排安置,不改嫁、不搬家“不許自己過得花紅柳綠”。

...

對女兒的思念和愧疚是刺入她背上的一把梨花針,痛苦難捱。但是小姑娘卻始終覺得自己是被母親抛棄的,于是小小年紀的她就頗有心機地裝失憶,和家境寬裕的養父母過了十年。十年後遠遊求學,在我看來是一種刻意的回避,她要徹底忘記關于唐山并遠離唐山。小姑娘啊,她不知道,其實她才是真正抛棄和背叛家人的那個人,所以母親聽說小姑娘遠嫁加拿大後,歎了一口氣,“原來她躲我躲得這麼遠”。

并不是說小姑娘不痛苦,她的痛苦和她的母親等量,她拿自己的死亡折磨母親,母親拿她自以為的背棄折磨她,最後大團圓到來時,彼此才發現彼此折磨的橋段,竟然都是虛幻——她從未死去過,她的母親也從未抛棄過她。這時的喜劇其實比悲劇更悲涼,畢竟中間隔了32年,人生還剩下多少時間?

...

小姑娘的痛苦和母親的痛苦,有一種參差對照的效果。

兩者都是真實的痛苦,卻用了不同的救贖方式。

小姑娘急于在這個世界上抓住一個陌生的、血親之外的人,努力和他發生各種關系,以期建立一種新的家人關系,比如她早早地和男友發生關系,并且在懷孕後執拗地不肯堕胎,我相信她說的那句“你懂得什麼是犧牲麼?”潛台詞其實是“我是被抛棄的,所以我再也不能抛棄我的孩子”。

母親的痛苦的救贖,就是純悲劇了。婆婆勸她改嫁,她不願意;牛師傅是個實誠好人,看上她,她也不嫁。

誠如小弟弟告訴姐姐的話,母親心裡早就塌了,在含辛茹苦到含饴弄孫的三十二年裡,雖然母親沒有小姑娘那樣的颠沛和掙紮,反而很安穩,但這種安穩更悲涼。

...

母女倆的相認并不像我們在電視上常見的那樣,一見面大聲呼喊對方,熱情相擁而泣。相反,32年後母女相見,卻陷入了沉默和悲傷。

現場的氣氛可以用壓抑來形容。

随着母親的下跪道歉,女兒心頭的堅冰開始融化。

直到在父親的墓碑前了解到母親30多年一直惦記着自己,女兒心頭的堅冰才終于徹底融化,母女之間的親情正式回歸。

親情的力量終于戰勝了不幸的災難。

無論多麼大的地震,震碎的永遠隻是城市,親情是震不碎的。

試問有什麼能強過血濃于水的親情呢?

為了自己,為了親人,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