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男主和女主因為共同錯過班車而相遇相識,并驚喜地發現對方與自己有着諸多的共同興趣愛好,喜歡同樣的電影、書籍、展覽,于是兩個如此合拍的人順理成章的在一起了。

但他們的合拍是真的合拍嗎?仔細想,并不是的。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孤獨的,期望尋找能夠理解自己的同類,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所以他們戀愛始于報菜名,給彼此貼上諸多相同的标簽。在雙方陷于熱戀的階段,這種合拍會被盲目的放大,因為我們太需要也太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認同。不然為什麼男主女主一起看電影時在最精彩處女主會睡着,女主後來也坦言自己對天然氣罐不感興趣。這種表面的相同源自于資本主義社會操控下的虛假需求的結果,他們恰好隻是成分相同的文化消費者。

從另一方面想,如果找一個與自己完全合拍的人談戀愛該有多無聊,這不就是鏡子對面的另一個自己嗎?

電影的最後男女主和平分手了。學生時期的戀愛大家還能一起消費共同的興趣愛好,在步入社會後因逐漸扛起生活的壓力,雙方也漸漸不再步調一緻,女主是理想主義,希望能依然過着從前一樣物質精神富足的生活,男主則是現實主義,努力工作賺錢尋求職場與生活的穩步上升。

正如女主所說“開始是結束的開始”,一開始的興奮與熱情漸漸在瑣碎的生活與工作中消磨殆盡,兩個人連吵架的意願都沒有了,也沒有決心去好好經營這段親密關系。或許這不是愛情,隻是兩個人互相在對方身上尋找認同感的遊戲,本質上還是愛自己的,在電影後期雙方出現諸多矛盾的情況下我沒有看到兩個人相互理解,為維護這段關系做出努力。花束般的戀愛隻燦爛在那一刻,不去經營灌溉必定會迅速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