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将我的阿勒泰作為畢業禮物送給可能去新疆支教的朋友,但是它不一定去,我卻看了一半的書和全部的劇。但是這部劇的細膩,李文秀身上我看到的自己和感知到的觸動,竟讓我無法把這樣私密性的共鳴的劇作推薦給他人,因為私密,所以會擔心不一定能共振和理解。但是,謝謝阿勒泰,給了我們質樸的烏托邦。

在論文答辯的前看了第一集,2024.5.14下午一點,我看了第一集,并在筆記本上寫下:

文學,讓人的理想、夢想、胡思亂想、幻想、有了生存的地方。

貧窮,敏感,細膩的,我的阿勒泰。淚目了。

像詩一樣。

看的時候忽然想起北京,有人書寫北京的白領與漂泊,有人書寫阿勒泰的像寫作的縣城女孩,但是怎麼會寫的和拍的這麼有靈氣。

我的阿勒泰拍的好靈啊

包括這個女孩也讓我有種相似性,淚目,他的敏感細膩,脆弱,想要去寫作等等,嗚嗚。

這種觀察的,淡淡的,書寫的生活,好感動。

質樸

——我的阿勒泰第一集 去愛 去生活 去受傷

中間邊吃飯邊看了一些,但是最打動我的竟是最後一集。

2024.5.23 下午3點左右,答辯結束第二天,看完了最後一集。

最後一集猛猛落淚

李娟、李娟筆下的新疆、還有這位認真的,質樸的,記錄生活的,細膩的女孩,走出了新疆,卻又無法忘記新疆。每個女孩或許都能夠在李文秀身上看到自己。

...
謝謝阿勒泰。在烏托邦中尋找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