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版花澤類是所有“花澤類”裡注定特殊的存在,他被這一版本的導演和編劇偏愛,給予了他獨特的人物弧光,是成功地影視化人物再創作。用導演的原話來說,他會讓許多人墜入愛河。

所以,為了與其他同樣美好的花澤類區分,我在這裡就稱他為Ren吧。

*******

沒有愛上Gorya的Ren是什麼樣的人呢?

聰明,孤傲,冷漠,還有一些被他隐藏得很好的殘忍和瘋狂。演員的氣質與身材給Ren增加了成熟矜貴之氣,少了一份其他版本裡花澤類的慵懶天真。

該不會有人覺得他溫柔良善吧。

作為泰國排名第一的醫療康複機構的唯一繼承人,Ren兒時卻體弱多病,這真是天大的諷刺,對上流社會而言更是一樁需要遮掩的醜聞。Ren隻有在Mira姐的幫助下才走出自閉,進行了正常的社交,其父母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

童年的缺位使得Ren早熟而寡言,也不希望和父母之間有過多的聯系。劇中他的父母隻出現過兩次,一次是第一集介紹家庭背景時,一次是在葬禮上,鏡頭并未給到他們之間的任何互動。

聰明如他,很早便理解和掌握了這個社會的運行規則。他并不怨恨父母對他的涼薄,而是學會了一個人生活。未成年的Ren是F4中唯一一個在外獨居的,他甚至沒有聘請仆傭。這并非無端猜測,有兩個情節可以作證:

當Ronsely揚言斷絕與Thyme的母子關系時,Kavin提到他們被家族“監視”,行動受限,而給Thyme提供暫時住處的是Ren。

來到Gorya家的Ren一大早起來包攬所有家務,洗衣做飯完全自理。

而Ren的父母,無論出于對唯一兒子的看重或愧疚,對他的選擇采取了默許的态度。甚至Ren高中畢業不升學而是跑遍泰國找一個女孩子,都沒有遭到父母的任何阻攔。這是他們之間的默契。但這是一種可悲的默契,Ren的父母确實很信任Ren,也将他培養成了優秀的繼承人,卻永遠不會真正了解他們的兒子。

所以少年的Ren會對Mira産生濡慕之情。Mira于Ren而言是長姐如母的存在,更是他情窦初開後自然而然移情的對象。我個人非常喜歡泰版的處理,Mira對Ren那種視作義弟的感情非常自然,也沒有像其他版本裡那樣多少摻雜了一些欲望。Mira無比希望Ren能夠快快長大,學會去愛除了她以外的人,而不是一直跟在她身後。

這個時候Gorya出現了。

*******

Ren是一定要去法國的。法國之行前的Ren隻是早慧的少年,歸來的他便是成熟的男人了。但這仿佛是命運給他開的玩笑,如果留在泰國便無法懂得愛,去了法國則會失去愛。Ren改變不了他的結局。

我想說一個判斷,那就是在去法國之前,Ren已經喜歡上了Gorya,隻是那個時候他對自己的感情懵然不知。這個像雜草一般充滿生命力和反抗精神的女孩闖進了空蕩蕩的天台,也闖進了他空蕩蕩的世界。他的注意力第一次被Mira以外的異性吸引,但他并不懂這種吸引意味着什麼。雖然他一次次地出手保護了Gorya,但他以為他的生命裡最重要的女人一直會是Mira,再無别的可能。

而去找Mira的勇氣是另一個女孩給他的。他不是為了Mira去的法國,甚至不是為了自己去的法國,他是為了Gorya。

去到法國的Ren是“沒有考慮清楚”的。他确實學了一些三腳貓的法語,卻完全沒有想過如何在法國生活。他以為Mira會像以往一樣給他答案,但這一次并沒有。他突然意識到,如果想要留在Mira的未來裡,他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那是他沒有想過也并不願意的。真正重要的不是他發現自己沒辦法給Mira幫助,而是他給不了Mira任何承諾。

所以Ren落荒而逃了。他不想面對那個軟弱的、“不忠誠于Mira”的自己,于是用一段放浪形骸的生活來麻痹自己,卻在面對Gorya的時候徹底放下,看清了自己的心。

哪裡是轉折點呢?

當他在天台向這個女孩剖白自己狼狽的遭遇,當他聽到這個女孩說自己是她“重要的人”,當他忍不住将她擁在懷裡并希望就這樣抱一會時——

他一瞬間長大了。

所以我們看到,這一次不需要誰來鼓勵他、點醒他,奔赴碧裡府的Ren“考慮得不能再清楚”了。他知道Gorya家庭的負債和經營不善的果園、知道最近的醫療機構據此21公裡、知道附近的菜市場的老闆正想轉手,甚至了解到這裡離海很近,Gorya卻還未來過海邊玩耍。

他了解她的倔強,尊重她的選擇。他也知道自己做出這些承諾要付出的代價,所以他給的是可行性的方案,而不是空洞的承諾。當我看到他挽起Gorya的手,真誠地問出那句“可以嗎?”,我落淚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導演或許是誤打誤撞,卻結結實實擊中了我。Ren沒有對Gorya說我會永遠愛你,我們卻都聽到了震耳欲聾的愛意。這些事,他已經用一年的時間去證明。

(2022年4月5日更新)

看到一些質疑:這裡Ren給出的承諾是否是一種他實現不了的自我感動?換句話說他也沒辦法出走曼谷、反抗家族,與一個普通人結婚?

我的想法是,假如Ren隻是簡單地說,我不會再回曼谷,我願意和你生活在這裡,相信我,我會給你一個美好的生活,一個幸福的家。這樣的話才是真的自我感動,口嗨畫餅。

而Ren說得那麼具體,一步一步都有方案。住在哪裡(黃金地段的空地建别墅),以何為業(開鄉村診所),怎麼樣讓Gorya脫離赤貧走向中産(管理果園,收購市場,擴大規模)。這些都是馬上可以運作的事情。這符合Ren一貫的人物形象,他永遠是在事情一團亂麻時發現主要矛盾、提出解決方案的人。

而至于家族的問題,像我上文分析的,Ren早就在父母那裡争取到了足夠的自主權。想一想,他能夠找Gorya一年,幾乎在上流社會失蹤,他的父母難道不知道兒子在做什麼?Ren隻是把這些事情都處理好了。他未必需要放棄繼承權來換取自由。

就像他對Gorya說的,人長大了,但也可以繼續做自己。

兩次追愛,Ren完整地展現了他的成長。可惜他在一台青春偶像劇裡,走得太遠啦。

*******

“水”是導演塑造Ren非常重要的意象。它代表Ren從前不願沾染的凡塵和他沉默如海的愛意。

在天台捂住Gorya的嘴,碰到這個女孩濕漉漉的面孔的那一刻,這種羁絆就開始了。後來,是觸發消防噴淋系統,淋濕了頭發;再後來,是走下樓梯踏入水池為她解圍,弄濕了鞋襪;再後來,是跪入水池擁起受傷的她,這一次,水已弄濕他泰半;再後來,他以身入河幫他的父母挪船,水沒過胸口也不在意;最後,他和她在海中嬉戲,渾身濕透,他卻也想好了,要在這裡和她組建家庭。

但這也是屬于Ren的悲劇輪回,那一次,他也是在大雨中求Mira留下,留在屬于他們兩個人的未來裡。而是每一次,他都是不被選擇的那一個。

但這兩條感情線是沒法拿來平行比較的,沒有第一選擇、第二選擇的問題。這是Ren不同時期的人生際遇,他都确确實實地付出過感情,她們也都給予了他成長。在Mira姐那裡他學會了愛與成全,在Gorya這裡他學會了勇氣與承擔。他做了可以做的一切,努力讓喜歡的人得到幸福,哪怕這幸福不是他給的,也可以。

勸君莫惜金縷衣,不如憐取眼前人。愛對你好的人,不要愛那夢裡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