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呢,是抱着一種瞻望傳說中“北洋三部曲”的心态去看的。開頭一段不明所以的獨白整得人都有點懵,這是我除過《教父》系列以外頭次看的最不明白的一部電影。到了其後國際花域的橋段,甚至以為要走巴茲-魯赫曼的老套路,用派對和舞池來堆砌畫面。直到我看完全篇後,我才發現,法租界裡的所有人誤會了馬走日,我誤會了姜文,所有人都誤會了曆史與現實。
《讓子彈飛》的結尾,革命失敗,人心渙散。東去的列車上回蕩着一句: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而浦東指代的,就是接受了改革開放的地方,而接受了改革開放的地方,也就是資本力量無限大的地方。其實,槍斃馬走日的故事,并沒有發生在過去。葛優飾演的項飛田用欺世盜名的方法升官發财,亞文化戲子王天王從來沒有真正熱愛自己的戲劇,武大帥和老婆從未相愛,所謂的婚姻不過是維系利益的工具。媒體失去了原本應有的服務人民大衆的作用,而是不負責任地将群衆喜聞樂見的謠言無限放大。所有人都在倡導忠孝禮義,而真正的道德擁護者最後都成了犧牲品。道德與法律不再是準則,而是趨利避害的工具。法律保護的是資本,而不再是人。對于這部影片在互聯網上的極端差評,我隻能說,魔幻現實主義在這個國家要走的路還很遠。就像影片裡所說的,馬走日,項(象)飛田,一步之遙;馬走日洗錢的目的何嘗也不是一步之遙;對于我們,主義與現實,又何曾不是“一步之遙”。姜文導演在電影裡說,“Tobeornottobe,”現實裡,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本來是帶着懵逼的感官去打三星的,才發現我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實在是年輕,給姜老賠個不是。在這裡我特别感謝我的良師,北京大學曆史系博士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