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完全從Maud視角出發,觀衆不知道Maud不知道的事情,不去回憶她不想回憶的事情,觀衆可以清晰的感受到Maud是如何在壞的狀态中越陷越深,看着她一步步從迷茫,lost,到瘋掉。

本片真正讓我感到恐怖的地方正是這種很主觀的對Maud情緒的刻畫。Maud在人群中,但她是孤獨的,而且不是自我選擇的快樂的孤獨。她有工作,但是懷疑自己工作的意義,也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也不禁讓我思考,人的存在真的有客觀意義麼?在Maud主觀如此不珍惜自我(懲罰自己的方式是自殘)的情況下,很難想象她可以通過信仰的方式拯救自己。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陷入到這種情緒中,感到和身邊環境格格不入孤獨孤立無援,那種強烈的眩暈和無助感在襲擊着Maud。Maud投靠了上帝,但是這種“病急亂投醫”似的信仰又無法讓她得到真正的救贖,在這種依舊混亂的狀态裡她一邊在宗教中尋找救贖一邊對Lord是否真正可以救贖自己存有一絲懷疑。

本片很多細節的地方刻畫了Maud的性格,她不是一個擅長和人交際的人,不是一個典型的壞人(在工作中盡職盡責,除了性格孤僻難以溝通邊界感定位不準确,并無有意的去做對自己有好處的壞事)。Maud是一個瘋狂的教徒,但是她并不是一個類似壞修女或惡魔之類的邪惡形象,我個人認為宗教在這裡起到的其實是一個象征性的意義,她可以單純的變瘋或者信仰某種哲學理念。并非是這些外界因素引導她走向死亡,是她的孤獨帶她越陷越深走向死亡。很多時刻可以感受到她的不知所措。Maud極度在乎她人對她的看法,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壞人。最終的結局。如果有人(心理咨詢師?家人?朋友?善意的同事出現的時間太晚了,這種程度的善意已經無法拯救當時的Maud了)可以拯救她,我相信她不會做出最後的選擇。

很多對話中你可以感受到她的不知所措。Maud極度在乎她人對她的看法,在Amanda誇獎她的時候,你可以感受到Maud幻想了一段她和Amanda之間的美好的緊密的關系。這種關系是一種可能性,但是Maud會認為這個有可能性的關系是既定事實。她有強烈的占有欲(她希望生命中有重要的人的陪伴,對方看到她的優點,視她為重要的),并且無法直視自己的個人欲望。

最終,Maud不再從任何其他人的視角或者跳出自己的臆想世界去看待事情,而是走向了絕對的孤立,根據主觀想法改變/濾鏡了自己客觀所見。她不在迷茫和不知所措。她想象了一個使命給自己(拯救Amanda,而且卻被Amanda指出她是孤獨的,Maud并不願相信自己是這樣的)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後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