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破站上看的這玩意,所以我不僅僅看了綜藝本身,還看了一堆幼稚的彈幕。比方說河馬拿着邁克的事想換免死金牌的時候,彈幕一堆溫暖好棒棒,我簡直當頭吐三斤血。這種行為的幼稚程度,堪比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拿着土特産找上司跑官。白熊笑而不語的樣子明顯是“你的秘密我收着,但是我絕不許諾你任何東西,我也不相信我面前的這個人”。事實上後來白熊在節目後和邁克一起錄小視頻的時候就說到了這點。白熊公開許諾會救助邁克,她也的确做到了。她說這話的時候看起來是漫不經心的樣子,實際是老謀深算。也因為這是公開說的話,所以她也必須這麼做。說什麼,不說什麼,在什麼時候說什麼,對他們這些廟堂中人都是有考量的。又例如,白熊其實一開始就認出了小林,但是她一直不說,直到她和超人開始競争終身領袖職位時才向他透露。超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小林吸引住了,超人和她的矛盾就成了次要,主要矛盾就變成了超人和小林。你甚至能懷疑,超人之所以在競選時提出那麼荒謬的綱領,除了因為自己的意識形态之外,還多大程度上受到白熊的操縱。

要讨論問題首先得知道一點,這裡面的人表面上代表各方各面各種人,但實際上并不是。這裡面沒有真正的反社會大惡人。這個小社會由這麼些有區别但不是極好也不是極壞的人組成的。或者說,這裡面的人比你我在這個社會上遇到的許多人都要好些,或者更幹脆地說,搞不好比你我都要好些。

從一開頭我就知道,那四個标簽沒那麼重要,實際上要是這群人流落荒島,八成是白熊和超人成為領袖集團。如果荒島上的環境非常惡劣,那麼可能是超人當頭,如果不是,白熊當頭可能性更大。如果分配角色,以如下方式分配會相對靠譜(個人意見,不服不辯):白熊做NO.1,超人做NO.2。他們兩個是唯二擁有真正政治實操經驗的人。之所以這樣分配不是因為他們的四大标簽,而是因為白熊相對較為溫和,而超人相對強硬。白熊做NO.1,當她犯錯的時候至少超人有可能拉住她。如果是超人做NO.1,那麼超人犯錯的時候沒有人可以拉住他。

河馬很多人都喜歡。她有很多優點,唯獨有一點緻命的缺點:幼稚。幼稚的理想主義者應該被安排去當記者,結果卻選了浪子當記者,這是一個錯誤。聲明一下,這是一個錯誤,但不是一個大錯誤。因為這裡面沒有什麼真正的大惡人,所以很難犯下真正的大錯誤。以節目裡記者的這個單向信息透明的設置來看,有心人在這個位置上分分鐘可以把自己變成FBI的胡佛局長。

白熊是一個有政治實操經驗的人,但問題是她的實操經驗是作為秘書的實操經驗。俗話有雲“秘書都是人精”,這點從河馬找她密談時的處理方式就可以看出來了。但她缺乏充當領袖人物的經驗。她最大的錯誤就是,在邁克吵着要投票獵巫的時候,她沒有反對,而是“聽取了民意”,這直接導緻了這個小社會的崩潰。當時超人試圖掰正這點,但很可惜時機過晚失敗了。(我并不因白熊犯了獵巫的錯誤而預測如果超人在台上不會犯獵巫的錯誤,隻是如果超人在台上的話,能被掰過來的概率要更小得多)。

超人選辦事人失敗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但是他其實并沒有真正理解自己為什麼會失敗。甚至失敗之後的反思都是沒搞清楚問題的。他讓人害怕了,他還沒上台,就讓人感覺到了自己“損失的可能性”。他把懲罰背叛社群者作為自己的綱領,但是這個綱領非但沒有給人以安全感,反而讓人意識到,相比起社會上存在的壞人,這個随時可以沒收社會成員全部财産的領袖會帶來更多的危險和損失。

但這也并不代表,超人完全無理。白熊選擇忽視“面對危險和背叛時該怎樣”這個問題,靠許諾漂亮的收益選上了辦事人。但是一旦真的面臨“面對危險和背叛”這個情況時,她既沒有提前準備好的辦法、規則、預案可以使用,也沒有實際經驗可以作出一個領袖應有的判斷,于是乎隻能懵圈一樣跟着邁克的想法開始搞投票選女巫的遊戲,并直接導緻了這個小社會開始崩潰。之前所有危害到這個小社會的事情都是在私人層面上的,這次的危機是直接從社會最上層處爆發,由領袖主持獵巫。也就是這次隻有壞處沒有好處的獵巫,導緻了grey的背叛。領袖都選了好幾屆了,居然沒人想過要讨論基本社會規則——現實世界裡一般被稱為立憲——的事情,比方說領袖權力的範圍、實現方式(實現方式難以避免涉及到賞罰)與限制等。于是乎,領袖成了一個既無限制(隻要能做什麼就都能做什麼,比如說獵巫),又無力(無法真正管得了社會成員)的怪誕角色。

Ted是個聰明人,也是個善良人,他試圖直接把社會成員之間的博弈,變成社會與規則制定者的博弈。那麼他是否适合取代白熊和超人當領袖。我的答案是:不。首先領袖有時候是要當“壞人”的,他不能當“壞人”,要他當“壞人”,他就直接“躺平了”。其次,即便他願意當“壞人”,但是隻要他當了“壞人”,他原有的形象就會崩塌,這種形象的崩塌,别人可以有,他不能有。就像拿破侖可以殺人,而你若是一個吃齋念佛的大師,被人抓到你殺了一隻雞都會導緻自身及寺院的崩塌。他應該當參謀,他應該當某種技術官僚。但是不應該成為領袖。不要幻想所謂的哲人王。哲人王必定糟糕透了。再說一點,我不知道Ted在法律辯論時對自己說的話是真心如此相信,還是隻是一種辯論策略。如果是真心如此相信的話,而你也真心相信那樣的話的話,我建議你把小林說的話重新聽10遍。

浪子、黑暗騎士、高愛信和富婆其實代表的是最普遍意義上的社會大衆。人們天天批判精英主義,但是真的看到另一個自己的時候,卻是最為讨厭的。這幾個人實際有大用。她們應該是這個社會的陪審團,他們“自私市儈斤斤計較目光短淺沒有大局觀”,但一個社會的存在,這樣的人是占大多數的,你再好的上層設計,也繞不開他們。你再完美的理想或邏輯,也繞不開他們。不要覺得自己是智力精英眼界開闊有知識有能力有大局觀提出多麼厲害的方案就OK了,更不要覺得這方案有人反對就送他們去吃屎就OK了,你的精英方案不應該也不可能繞開社會大衆,群衆打死不幹的話,你的設想再美好都是個屁。

關于免淘汰票的問題。有人認為它應該是共有财産。但從一開始,這個票就發到了個人手裡。你不能那嘴巴講講大道理就妄想把别人手裡拿着的東西收上去。你又沒有槍,不能拿槍口頂着人腦袋。你隻能拿什麼利益去跟人換。比如說拿錢跟人換(涉及公款問題),保證優先用在前任領袖身上,設立委員會管理這幾張票等等等等,要不全都被白熊一人占領了也未免太專權霸道了。既然沒有做這些(想做也未必能做到),那麼後期想用又用不了就很正常了。

關于小林自爆之後衆人的選擇問題。從社會層面來講,留下小林是最優解,相比不良分子被一個新的未知的人繼承,留下一個已經暴露的不良分子要好得多。但是從個人層面來講,選擇趕走小林是最優解。因為趕走小林,自己有可能繼承小林的所有優勢。或許衆人選擇趕走小林時會有如此考量。

關于囚徒困境的問題。為什麼白熊和超人能跳出劇組設計的囚徒困境,選擇了共赢。因為囚徒困境最佳策略是有條件的,雙方都想赢或者不輸(而不考慮雙方的總體利益),這個博弈是一次性的,而不是重複的。白熊和超人都是現實裡認識的、需要在工作中打交道的人、而且他們都是需要面對選民的人(需要顧及自己在節目外形象)。囚徒困境在他們身上就失效了。

囚徒困境對Ted也失效了。很多人把囚徒困境(或者其變種“黑暗森林”)當成宇宙終極真理。但大洋對岸某位講博弈論的老師曾說過,博弈論有其局限性,不是真理。你價值取向是要赢的,那麼你的行為就會符合博弈論,但是如果同樣的問題,從商學院轉移到隔壁神學院,可能參與者就會選擇了不一樣的行為,因為别人可能會更多考慮社群利益和道德問題。

關于小林的問題。小林的設置是這個節目最巧妙的地方。你以為不良分子就一定是要殺人放火搞破壞,其實社會上總有“不良分子”,你要學會如何跟潛在的敵人共存。現代社會人越來越多了,人與人的交流越來越複雜和密切,卧榻之側也需要容忍他人鼾睡。

最後,可能是我唯一沒能預料到的事,是模特姐居然選擇獨占對面的錢。我想着這姐的職業也算是半個娛樂圈了,應該會更注意形象,沒想到這姐邪魅一笑:“老娘就這樣,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