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感,每個年齡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再回看這個電影,覺得這部電影其實很直白地在講命運,講命運的冷酷無情。
年輕時,我們常自以為可以掌控人生的方向。殊不知在一次次選擇中,我們常悄然遠離所願之地,發現自己到了本不想到達的地方才恍然大悟。
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每個人生命的軌迹?我們個人的意志嗎?對,也不對。對,這是當然的,我無意反駁個人意志對人生的直接影響。重點在于,為什麼不對?其實隻需再往前多想一步,問,個人意志來自哪裡?我們就會看到個人意志的解釋太過流于表面。
我們在一個時刻為什麼選擇A而非B,根本上不是來自于一個自由的意志,而是取決于我們過去的曆史和當下的環境。過去的曆史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當下的環境決定了我們面臨着什麼樣的問題和約束。我們做什麼樣的選擇,根本上是因為作為當時我們那樣的人,在當時那個環境下,那樣的選擇是最可能的。
每一個新的選擇随後又會引發出新的環境狀态,同時也促使了我們本身的變化。同樣,往前追溯,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和處于什麼樣的環境,也是由于過去的選擇。順着這個鍊條不斷往前,最終我們會回到原點,不得不面對這兩個根本性的先置因素:先天因素,後天環境因素。這并非一條決定性的鍊條,因為我們還要把随機性考慮進去。随機性幾乎無時無刻不參與我們與環境的交互中,這種随機性就是通常所謂的“運氣”。
這種巨大的結構性力量,是難以随一時心意更改的,也是我心裡對“命運”的理解。回到電影,松子後面很多選擇看似很令人費解,但是又都是當下那個她最合理的選擇。一直到最後,也都運氣不好,這實在是讓人感到難過的一個悲劇角色。但是這種角色現實生活中,絕非罕見。
人一旦理解了芸芸衆生在命運前的渺小,便會心生悲憫。不太會再瞧不起看似不如自己的人,也不太會在看似在自己之上的人面前感到自卑。更能寬恕自己,也寬恕别人。
松子的一生,其實講的是我們誰都逃不過的命運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