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的紀錄片《social dilemma》真正揭開了科技(互聯網)公司的神秘,讓我們看到個人在一整套系統技術和盈利目标面前的脆弱。這種脆弱,有純粹力量上的對比,但與曆史上的技術變革影響相比,這一輪的科學技術利用人天性弱點的能力前無古人,助力背後操作者,甚至是操作者背後的人完成其目的。

在這部紀錄片裡,幾個矽谷科技公司的早期員工、重要成員,相繼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科技一開始是為了美好的目标,但走着走着就變了樣子,我們根本沒想到會這樣。” 确實,google的提供信息,facebook的連接親友,甚至美團的外賣速遞,一開始都是為了滿足人們正常的需求,讓生活更美好。什麼時候開始變糟了呢?

在這些互聯網公司,所有的事物目标歸根結底分為三類:engagement,growth,monetization。讓用戶停留盡量多的時間,讓盡量多的用戶加入,從他們身上盡量多的賺錢。再往前走一步,這其實就是從盡可能多的人身上長久地賺最多的錢,資本主義的典型狀态。

然而這能怪資本主義嗎?資本主義的邏輯是如此強大成熟,現代社會運行與之密不可分。與其從意識形态入手解決問題,不如降一格,從社會、政治、技術、制度層面嘗試。

賺錢,本質上其實是一件中立的事,這個目的本身并不是罪惡的,或者對人有害的。目前來看,是商業模式隻找到了最簡單的賺錢方法,煽動人的情緒和本能來獲取更多的注意力,并最終轉化為賺錢。然而除了煽動情緒,難道沒有别的選擇嗎?這确實是最便捷的路,但如果用更好的,稍微複雜的東西來代替它,是否可以一樣保持賺錢,但同時又減少對社會和個人的傷害呢?

舉個例子,約會軟件。使用約會軟件,人們很容易關注的是自己被多少人like,有多少match這些指标,但這些真的是人最需要的嗎?被多少人like,match,背後是一種空洞的影響力和權力。相比之下,我覺得大部分人在約會軟件上其實最想要得到的,是和真實的人的社交,無論是交朋友,還是情感,還是性。質比量重要。而約會軟件大多把重點放在如何match人,match到了(或沒match到)就不管了。就像愛情故事裡結婚以後就happily ever after了,但真實的生活不是這樣,産品應該幫助人更好地認識和應對真實的生活。

作為一個市場營銷分析人士,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計算用戶購買商品的可能性,選出更有可能購買的用戶,将郵件、信息推送給他們。在我做項目時,我看着千萬級的用戶,會把他們就當成數字,計算着銷售額、購買率會有多少提升,不會想到這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真實的家庭真實的人。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當然可以用外部限制,比如政府立法。但有沒有辦法,企業自己找到别的對人有益的、更加理性的指标納入考核标準?或者改變廣告的商業模式,讓企業明着支持廣告,将自己的名字與社會責任聯系起來?這需要多方面的改進。就像最近關于外賣騎手的讨論,算法隻是中間的媒介,是投資者、消費者、經營者的思維傳導媒介。要解決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研究和努力。

我現在在和兩個朋友嘗試做一個線上辯論/讨論的app和插件,希望能改善互聯網上的評論環境,通過将一個議題正反雙方的觀點同時展示在内容之下,減少有害言論,增強信息來源的展示以減少不實信息,根據成員發表的評論的複雜度和參與程度來進行engagement分層,來改善線上讨論的體驗,讓其更加理性,更加全面。

如果你想到什麼相關的解決方法,或者相關的議題,歡迎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