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個短片,能直觀感受到的是一種溫暖的親情元素。每次跳傘前,兒子像袋鼠寶寶一樣被塞進爸爸的胸口,父子相依,就像大帽子和小帽子總是纏繞在一起,能夠抵禦嚴寒和失重的恐懼。而每個晚上,窗外狂風席卷着烏雲,窗内燃燒着旺盛的爐火,烘烤出室内暖洋洋的橘色色調。父子對坐,喝着暖湯,絲毫不受寒冷影響。父親的愛和呵護讓這個聳立于雪山的“家”充滿了愛的安詳。
可是這淡淡的孤獨和悲傷從何而來呢?
也許是因為片中的父子幾乎從來沒有露出過笑的表情;也許是因為父親時常一個人面對着一個黃色的馬克杯——缺失的母親的象征發呆;也許是因為兒子總是一個人蕩着秋千,望着雪山下燈火通明的城鎮......我們能感受到這個家缺乏了一些東西。
這樣的生活被漸漸融化的雪山打斷了。房子建立在雪山上,雪開始融化,因此房子變得搖搖欲墜,開始倒塌。他們唯一的下山工具——降落傘不慎掉落山底。父子倆不得不從房子裡逃出去,盡管面對的是萬丈高山。兒子踉踉跄跄地朝最寶貴的黃色馬克杯爬去,卻在倒塌的房屋重力改變下滑的越來越遠。父親抱起兒子,此時他們已經沒有選擇了,或是留在即将坍塌的房屋,或是一躍而下。父親皺了皺眉頭,做好最終的決定,他要帶着兒子跳下去。父子跳下前最後一次緊緊的相擁,父親轉過身,看着生活多年,留下各種美好回憶的小屋,包括那個寶貴的黃色馬克杯,堅定地仰身跳下。随着bgm響起,父子的身影漸漸縮小,一個新的身影在這失重的旋轉中追上了他們,下落變成上升,媽媽以靈魂的形态與他們貼在一起,用身體包裹住父子。
随着場景再一次切換,我們看到了帽子山和帽子山裡安然無恙的父子。我們大緻能明白,紅色的帽子屬于爸爸,黃色的帽子屬于媽媽,橙色的帽子屬于孩子。這個家庭的母親因為某些事情離開了他們,那個黃色馬克杯就是她留下來的。父子能夠活下來,是有了母親靈魂的庇護和帽子山的緩沖。
我試圖理解影片中的各種隐喻,有說是呼籲關注全球氣候變暖,有說帽子象征生産資料,賣冰象征危險但酬勞很少的工作。但是好像每一種解釋都無法面面俱到,所以我就談談我體悟出的解釋。這就是個簡單的有關家庭和愛的故事。居住在高山遠離人煙的地方,是父親在失去愛人後對自己的封閉,那個黃色的馬克杯是他無法走出來的心結。但是為了生活他不得不走下雪山,與地面上的人交流,盡管這個過程充滿艱險和麻煩,他還是會一次次退回雪山上的避難所,療愈失去愛人的傷口。每天送冰的過程中,父子倆會丢兩個帽子,不妨把它理解為,日常生活中不一樣的小事情。它們可能是很好的天氣,可能是美麗的鮮花,可能是觸人心弦的音樂。總之是在與外界交流時發生的,一點點美好的小事情。這些事情慢慢積累起來,掩蓋起了媽媽還在的時候發生的美好的小事——黃色的帽子,于是能看見,帽子山的上端隻有紅色和橙色,沒有黃色。當父子倆不得不離開沉浸的悲傷時,其實他們不知道,自己已經具備了走出來的能力。是對逝去者深深的愛和那些平凡生活裡積累的日常托住了他們,讓他們走出失去親人的悲恸。日常生活不得不面對的瑣碎當然很令人苦惱,但是也并不全是負面,因為終有一天,這些小事情積累起來可以撫平一切過不去的坎,化作生活的溫柔,拿走生活帶來的傷痛。當然,也并不是說,應該遺忘那些已經離開我們的人。影片中的媽媽在父子精神重生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并作為重要人物保護他們。她的愛不再是困住父子的枷鎖,成為了某種更加強大、純粹的力量,支撐着父子重拾生活的勇氣。斯人已逝,生者如斯。走出這樣的悲恸并不容易,我們需要愛,堅強地活着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