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對人情世故對社會心理有洞察力,那就是真本事

—第十四集

中國古代文化傳統,對于敵人是要斬草除根的(但很明顯趙匡胤是反傳統的,祖宗家法)和對柴榮的愧疚有關,也跟本性有關(比較寬厚)

—第二十三集

“杯酒釋兵權”

五代後期,發動兵變複奪皇位的,主要不是在外擁有兵權的藩鎮節度使,而是在中央典領禁兵的宿将。

我們盡可忽略 “杯酒”的細節,而關注“釋兵權”的本質。

有軍事才能和國家管理才能是兩回事,把國家權力交給那些在行政管理等有專長的人,在世界範圍政治理論内,這種處理方法都是最先進超前的。

“職”與“差遣”的區别:“官職”你是縣官不代表你是這個縣裡最高的長官,隻代表你享受這個級别帶來的待遇。

禁軍将領權勢大為削弱,原先九個将領減為四個,殿前司的正副都點檢和侍衛親軍司的正副都指揮使,不再設置。

禁軍三街體制開始形成。由于侍衛親軍司不設正副都指揮使,自然分為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再加上殿前司便合稱“三司”,也稱“三衙”。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和殿前都指揮使構成所謂“三帥”。二者相互牽制,将帥由皇帝臨時親自任命。

一句話概括就是“祖宗統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樞密,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師之兵,總于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

—第二十六集

“強幹弱枝”,禁軍是宋朝的正規軍,是宋軍精銳所在,主要布防在京師和軍事要地。廂兵在北宋是國家正規軍中的地方部隊,宋初由各藩鎮兵中壯勇編入禁兵以後的老弱者留充,既維持地方安全,也從事這種勞役,因而既是地方軍,又是雜役軍。鄉兵是保衛鄉土的非正規地方軍,一般按戶籍抽調壯丁組成,也有招募的。藩兵是邊境少數民族組成的非正規邊防軍。

“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更戍法,三年一輪換

真理走過多一步就會變謬誤,其負面作用也不容忽視。太祖的所有措施,其核心就是“猜防”,猜忌将領,鉗制士兵。因而北宋一代,武人以保身全名為大幸,太宗以後幾無名将,唯一值得稱道的狄青也遭猜忌而死。其後在與西夏的長期較量中,在面對女真猝然南侵的淩厲攻勢前,宋朝在軍事上絕無優勢可言,與此也是不無關系的。

—第三十二集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周世宗生前執行的也是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這一戰略是由王樸提出的,宋太祖與趙普不過是這一戰略的宋朝版而已。

—第三十六集

戰争最考驗一個人的智商,意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