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了很多影評,發現有個地方好像沒人提到。《勝券在握》裡的所有人,他們的困境都不是生命困境,也不是生存困境,而是靈魂困境。

...

白勝是信任的囚徒,因為家庭原因,他不敢邁出相信朋友的第一步。

方方是孕婦,遭受着“隻能當半個人用”的職場歧視。

強尼是親情,哈雷是純情和理想,周望高是極度渴望被父親認同。

……

就這些,陽春白雪地不行不行的。求助帖發在網上,高低得被罵兩句——小題大作,比你慘的人多了去了,就你矯情。

我們身處在一個物質極其豐富,但精神都格外皺巴的可憐的怪圈裡。一個卷到不行,連心裡生病都會被責怪要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裡。大多數人恥于談精神追求,恥于談理想談真心談朋友,恥于追求一切讓人雀躍的,能幫我們撫平皺褶的東西。

人們總在規則裡妥協,被歧視了忍一忍呗,應該不是故意的。受委屈了讓一讓呗,很快就結束了。為什麼要受這麼多不必要的苦,因為曆來如此的/每個人都這樣的。

——可是在工作幾乎就是所有人人生主線的故事裡,在這份占據人類最富創造力的年華的故事線裡,有一些更高的追求,有什麼值得羞恥的?

...

最後的最後,這篇文章的标題源于我前一陣看的綜藝,哥哥和妹妹去放羊,一隻母羊和兩隻小羊。小羊一直纏着母羊要喝奶但一直被媽媽躲閃,妹妹有點着急地微微抱怨“這個媽媽,怎麼不讓小孩吃奶啊”,哥哥回答“誰知道呢,媽媽有自己的決策”。

這個哥哥,就是這部戲的導演劉循子墨。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回答很妙。——誰知道呢,媽媽有自己的決策。

尊重個體獨立,尊重個體差異,尊重個人選擇。誰知道呢,我們都有自己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