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一群人嘗試着将政治理想在中國正式落實為現實的國家建制,提供一個樸實(為人民服務)和普世(共産主義)信仰,在腳踏實地的同時可以仰望星空。同時消除道路和身份焦慮,最大程度上繼承了舊帝國的物質遺産,在二戰中整合了域内資源和完成人口動員,完成了民族獨立的建國任務,重構了共同體和秩序,之後通過基層黨建和土地革命将原本舊的落後生産組織形式徹底清除,并将不同民族,區域,階級,人群的巨大劣勢轉化成寬領域,多層次的人口優勢,關鍵可以使行政效率不斷最大化,并在大陸(蘇聯)和海洋(美國)之間巧妙周旋,鞏固了國防安全和實現了經濟升級,個人身份認同和強化,漸進中實現現代化,文明化,普世化的專屬獨特的政治治理體系。
春遊嘉興南湖感懷
辛醜年二月廿三
百秩光陰一夢稀,昨日神州陸沉罹。
北方驚雷震寰宇,漫卷紅旗開新衢。
風流人物今猶憶,千裡江山此勝昔。
碧波漾漾風逍遙,煙柳垂台春旖旎。
(注:北方驚雷喻指俄國十月革命,冬宮炮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