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慶祝一下開播一周年)

蓮花樓李蓮花這個人物的内核太悲恸了,有一種向死而生的蒼涼又通透,豁達又執拗,理智又沉淪的矛盾美感。整部劇看下來我對“李相夷”無感,因為那樣的設定在武俠裡不足為奇,但他作為李蓮花的樣子和精神卻深入我骨髓。

這個人物不是虐而是悲。十年下來,他硬是把曾經那個意氣風發桀骜不馴的少年郎打碎重塑,修來了一身佛性,他渡人,看似也渡己但卻一直在自責内疚,肩上一直扛着他始終不願放下的執念和責任——這源于他的善和真,他直面自己,毫不留情的剖白和審視自己,他把一切的因果和苦果都給了自己。他一直都很孤獨,孑然一身,從開頭到結局,自己乘船來與歸......他一直被身邊人所傷,從頭到尾都是自己一個人療愈舔舐傷口,卻也不忘行醫照亮别人。這是何等的純、善。經曆了那麼多可能換做别人會生出一身戾氣,而他卻出淤泥而不染,他就是蓮花本花。

我真的心痛劇裡那些角色無一人懂他的那種孤獨感,就像十年歸來大多數人隻關注在意他是不是李相夷,惋惜他不再是李相夷。而無人在意現在站在他們面前的李蓮花,去問一句蓮花的悲喜。他們總想從花花身上去找尋相夷的痕迹,他過去的痕迹,可他在這十年裡親手把他自己“殺死”了啊,他已經和過去那個自己做了斷了,所以一次次談話才很自然的用第三人稱的說李相夷xxxx,而不是“我”,他真的把自己剝離開來了,但卻一刻也沒忘李相夷所在意之人的舊事舊仇,非常的矛盾。我甚至覺得用現代心理學來分析,他當時是所受心理創傷太嚴重太突然而導緻了解離的狀态,本能的自我防護機制讓他創造出了李蓮花。他如果一直做李相夷,他的過分自責自譴會折磨的他永無安甯。

很諷刺的是,一個個故人在意的不是他這個人本身,而是李相夷這個武林第一的光輝神壇地位名号,或敬他畏他,或慕他恨他。武林第一驚豔的少俠代代有,李相夷也可以被複制,而世間唯有李蓮花一人。

我沒有特别惋惜他跌落神壇,不再是天下第一(和我以前看《琅琊榜》那個時候惋惜梅長蘇不再是林殊不一樣,感覺心境到了下一個level),畢竟花花早已不在意這些虛名。我隻悲他想過平凡的日子都那麼難,好好活着都是奢侈。他把這塵世間都看透了,所愛之人卻都早已不在身旁,這是何等的孤獨...

真的有人能走進李蓮花的心裡嗎?我覺得是沒有的。方多病比起朋友更像是晚輩,他們也确實差一個輩分,又因為是侄子,花花總像長輩一樣照顧他,更多時候像是帶小孩帶徒弟,他們之間并不是純粹的對等的友誼。笛飛聲此生最在意的武學花花早已棄之,他們早已不再棋逢對手,不可能同路。天高海闊,一人一樓一狗,孑然而行。他或許真的那樣灑脫,或許真的不在意身邊沒有同行之人,沒有理解他的人。但是我看着就是很難過,意難平。一位頂尖的劍客棄劍斷劍,真的很難想象他的心境,真的太悲了。

——————————————
以上這些是對劇版花花設定的感受。劇版劇情被編劇加了很多俗氣狗血和大開大合恩怨情仇的設定和情節,比如師兄這條線和皇室身世...還有劇版花花前中期對李相夷的氣恨和逃避。不像原著花花十年間是真的放下了,尤其他放下了自己,放下了李相夷,他用平和淡然的心态看這世間萬事萬物,這個更符合蓮花的那種佛性,這個人物十年間轉變心态後的一緻性。

劇版太矛盾了,似放下又有沒放下,似灑脫又執着,看似什麼都不在意了但在意的還有很多,所以才會有那一句“李蓮花原諒了所有人,卻沒有原諒他自己”這樣的觀後理解,但原著的花花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他也沒有很刻意的隐瞞自己的身份,是真的灑脫。主要還是因為編劇加了那些額外的那些情節,讓這個故事和人物不再那樣單純,還删了很多好的東西比如施文絕、琵公子相關劇情,加了方多病很多開挂身份姻緣,還有那個最莫名其妙的知道身份後的誤會情節,為了虐而虐看了讓人莫名其妙和心梗,前後很割裂(幻視當年看琉璃的感受,劉芳,你真的一點沒變...總是喜歡玩這些老套路,各種誤會、為了美其名曰保護在意的人而隐瞞甚至欺騙、明明經曆了很多關系已經很親密了,但總是能一夜間變成陌生人...另外還有賣腐的嫌疑),當然這裡不是說劇版就沒有改編的好的地方。

但是李蓮花演員演繹這個角色,我覺得他是抓住了李蓮花本質的那些東西。成毅把李蓮花具象化展現的很好,很對味。所以不管編劇怎麼魔改,我認為演員是讀懂了李蓮花的,并且能把他演的這麼傳神是讓我很驚喜的,大到武打戲,感情戲,小到日常的一颦一笑,神态氣質,說話走路都表達的很細膩,給人的感受是,他站在那裡就是李蓮花。
(在這裡強烈推薦大家再看看小說原著)

蓮花樓 (2023)8.52023 / 中國大陸 / 劇情 懸疑 武俠 古裝 / 郭虎 任海濤 / 成毅 曾舜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