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女主毫無關系,甚至有點“娘道” 。

想追求時代劇的質感,加上要匆匆講完臧健和的一生,全程PPT拼接般地走馬觀花,剪切得很緊,沉浸不了,情緒也跟不上。

這種節奏隻有在臧健和改良餃子那一段是恰當的,其他時候都有點呼吸急促的感覺,跟朱亞文角色的情感發展更是莫名其妙。

BGM用力極猛,全程沒有停過,在每場戲進行一個提示情緒的作用,加上各種沒有空間感又對不上口型的配音,聲音部分非常奇怪。

整體有點像十全大補雞湯給觀衆硬灌,其實食材不錯,就是處理得太次了。

馬麗的苦情戲有種濫用眼淚的感覺,第一哭在開場後十分鐘,之後基本上保持十分鐘哭一次的頻率,看得非常疲勞,直到後半段爽文開啟變成冷面女強人,總體給人感覺還是太刻闆了,沒什麼華彩段落。

一星專門給群像,尤其是惠英紅,群租房裡的市井感主要靠她撐起來,其次是袁富華的“糖水伯”。感覺這電影如果掐頭去尾專拍群租房時期都會好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