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星散布的觀衆,混彩旗袍承托的款款身形半側,柔和的色調,明晰的分鏡,每一次這段Yumeji‘s Theme響起時逐漸融化在熒幕裡的情緒,構成了這部電影特有的韻味。

整部電影就像結尾所說的往事一樣,像隔着一層積着灰塵的玻璃,看得見,抓不着。你能看見他們之間的拉扯,眉眼交錯下的感情流轉,矛盾一點點的沉澱,但是始終抓不住沖破枷鎖的東西,頃刻間這一切都被掃空了,隻留下滿屋空白和一地怅然若失。用一個詞來形容劇情,那便是“矜持”,旗袍限制了女性的活動,閑言碎語限制了他們的感情,伴侶出軌的先例限制了他們的道德,時代限制了他們的選擇。于是他們充滿了小心翼翼的試探和隐忍,沉默着走上唯一留給他們的路,然後把歲月塵封心底。

最後一段花樣年華2001,個人認為完全是神來之筆,将整部電影從一個故事,升到了一個時代的高度。被埋藏心裡鎖在柬埔寨建築洞裡的不僅僅是一段無始無終的錯位愛情,更是對那個無法坦率面對内心感受和真實感情的時代的記憶。超市裡風塵仆仆的張曼玉不再身着旗袍而是寬大的風衣佩戴墨鏡,可以肆無忌憚地吃很多小蛋糕不用擔心鄰居的多嘴,面對被婚姻背叛選擇正面武力回應而不是黯然神傷地忍耐一輩子。他有勇氣去親吻喜歡的人,而她也可以熱烈大方地回應。這些經曆相似卻結局迥異的生活在不同時代的人們享受着他們的花樣年華,那過去的這些遺憾,這些怯懦的淚水,這些時代環境所促成的悲劇,又由誰來悼念呢?恐怕隻有那些散布在世界各個角落的被堵上的洞口,還承載着時代與歲月。

王家衛是什麼,王家衛是即便你從沒看過王家衛,在你第一次看的時候,就立刻會明白這就是王家衛。是那些在懷舊餐廳裡貼着的海報和光線努力營造的,是小衆文藝青年舉手投足間試圖模仿的,是昆丁不明說他喜歡并效仿也能從他的電影中品出蛛絲馬迹的,是歲月的痕迹和香港的味道揉雜的。就像心中一直存在某個可能你自己都不知道的經典與時代的缺口,突如其來地被花樣年華填滿了,這個時候便會突然頓悟,原來這就是王家衛。

我對王家衛,很難說有什麼特别強烈的情感。看他的電影就像慵懶地蜷縮在火爐邊的沙發上,你不會狂熱地向全世界宣告你熱愛爐火,因為烤着火很惬意,隻有自己知道足矣。不管你來與不來,火爐都在這裡,火焰噼裡啪啦作響,向周圍擴散着暖意。當你離開此地,再憶起這段旅程時,說“這部電影陪我度過了頗為愉悅的兩個小時”,便是文藝電影,至高的浪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