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娜明明和沈青是同學,是同一起跑線的人,結果婚後的她成了全職太太(說得好聽點是全職太太,實際是免費保姆)。為了照顧沈青一家,搭上自己還不夠,媽媽還要經常過來幫襯,女方全家之力哺育男方全家。

幾乎所有的鏡頭裡麗娜都是在做家務:公公住院,孝心外包的小姑子責怪是不是她做飯太油膩;丈夫精神出軌噴香水夜跑,她在家裡擦抽油煙機;公公出去談戀愛她在公公家做家務,拖把沒放穩還被公公責怪做事急躁;因為幫公公關火燙傷了手,卻被丈夫責怪“就這麼點小傷”…這樣的細節不勝枚舉,可是麗娜永遠都是樂樂呵呵任勞任怨,頂多隻是笑着向丈夫撒個嬌而已,似乎以做家務為樂,以為丈夫一家做家務為樂,她自己的親生父母都沒有享受過她公公的待遇。

我不知這部劇在宣揚什麼,是不是想潛移默化地将這種觀念植入人心?更不要說多病老頭找年輕二十歲女續弦的惡心設定了。爸媽看得不亦樂乎(我覺得挺可悲的,媽媽是不是也認同這種嫁給男方就應該為男方家庭付出的價值觀?她明明和劇中麗娜過的一樣的生活,甚至她自己覺得心裡不平衡時都向我抱怨說她從來都沒有給自己的媽媽做過一桌菜、沒給自己的媽媽洗過内褲甚至沒有洗過衣服),奶奶卻一直拒絕看這部劇,她和爺爺一生情重,我想她一定是接受不了喪偶後僅一年就開啟新戀情的價值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