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弘巨制的曆史劇,看似龐大的叙事結構,捋起來就是講嘉靖、要臣、宦官對天下大事的宏觀經濟把控,對皇室之事的謹小慎微和君臣揣摩,最後苦頭都落在百姓頭上,曆史的相似性總是讓人驚歎。
讀史使人明智,在這部劇裡我讀出皇帝的果斷和制衡的了得,也明白他的貪婪和自私;讀出胡宗憲的忠勇和清廉,也明白他的當斷不斷和顧慮重重;讀出嚴嵩的缜密和周全,也明白他的狠辣和不擇手段;讀出海瑞的義無反顧和廉政愛民,也明白他的愚孝和偏執;讀出了呂芳的忠心和嚴謹,也明白他的退路和布局;讀出了趙貞吉愛好撇清責任,也看出他毫無君子之風。
趙是我在這部劇裡最讨厭的人,僅次于海瑞的母親。用現代視角來看,海瑞母親與海瑞同樣可惡,為了所謂香火和名聲,置兒媳婦/妻子于死地。
整部劇最令我意外的是李時珍,總感覺李時珍是很遠古的人物,沒想到生活在聖上奉行仙丹的年代,生不逢時,但也是個流芳千古的機遇。
從劇裡我學習到許多職場斡旋之術,但終究還是忠和仁字當頭。劇中稱朝臣是衣冠禽獸,從忠仁二字出發,放在現代,作為社畜也是一樣的生存空間,當然還要看領導的智慧,才能走得長久。
很喜歡這部劇的台詞,特别是君王與臣子的對話,不明說,卻字字句句意有所指,充滿邏輯和文化交鋒的氣息,看得人神清氣爽。場景布置、服道化和演員的演技都在審美線上,沒有一個片段是垮掉的,稱之為經典曆史劇完全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