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把這部翻出來看是因為朋友銳評之“為什麼這個電影不叫一個熊孩子引發的悲劇”,代入男主之後覺得完全是一部《活着》,明明已經竭盡全力生活了為什麼不能被放過。
但我看完之後實在是太喜歡,所以寫這些。
如果就把它當成一首十四行詩,結構真的太巧妙了。
原本隻是一個流俗的富家小姐與寄人籬下的英俊窮小子相愛的故事,所以選擇了這個“自以為是的熊孩子”的視點,用稚嫩的、憧憬的、忏悔的眼光重新編織了這個故事,就用個體命運的糾結串聯了那個時代背景的晃蕩。
在愛和誤會的糾葛之外,更多是「命運的易折」,往往不就是這樣,并不是相愛就可以抵達終成眷屬,并不是在信中寫夠了1001個dearest ceclia就可以回到愛人身邊,并不是足夠堅定勇敢就能夠live a better life,這是命運殘忍的底色,那些洶湧的絢爛的愛情又有多少能抵過這殘忍的磋磨。
我确實喜歡那個編織出來的結局,那樣終極的彼此治愈和抵達,榫卯一樣契合的兩顆懷抱,夢幻而漂浮的造影。
但也感謝在真實世界裡男女主最終沒能在一起,which means他們永遠不會得知彼此的死訊,在他們死前的懷想裡,對方就是隽永的“三年前的午後的纏綿”,就是最鮮亮最迷人的定格,他們沒有搞砸任何一種未來的可能。
既是永遠沒能解開的誤會、永遠不能澄清的罪孽,也是永不褪色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