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喜剧标签。所以选了天津话吗?
姐夫又算是什么好人?骗自己得病了,明明知道孩子被绑了,还是是花20万买他的鸽子。他二姐又是什么好人。不相信他是捡来的金表。把他送进少管所。最后在墓地突然温情,人物动机支离破碎。结尾还是合家欢。
这部电影里面大家精神状态都很超前呀。
我觉得结尾不能自圆其说。尤其是墓地二姐对父亲的那段话,因为在前面的情节中,我完全看不到任何一点,二姐对于弟弟的愧疚。和想要把这笔钱以后给他的打算。没有任何动作和表情能反应出来。除非我猜想他后面信任他弟弟是个好人,所以他分别有两次都说了。我1分钱都不会给。他信任他弟弟,不会伤害他的儿子。
说实话有点失望。其实我在看之前我已经看到了豆瓣5点多的一个评分,但是我仍然要来看,因为当年受过愤怒的海。大家反响也不好,但是那部电影是我当年觉得10佳之一。我非常能共情。主角就是那个姑娘。我当时看完非常非常难受,沉浸在那样的痛苦之中很长时间。我听说这个电影仍然探讨家庭关系,所以来看但是真的还蛮失望的。
其实刚开始就会让我想到两个电影,一个是菊次郎的夏天。另一个是完美的世界。这三部电影都是涉及到和小孩子相处。这部电影可能不一样的是更多的给到了小孩屁子的视角和他的想法。最后那个救救我舅舅确实是整个影片让我少数动容的地方吧。都是短暂相处,但这部个人觉得还是缺乏情感发展的层次感和人物关系的细腻刻画。
喜剧来说都满不好笑的。黑色幽默也搞得很一般。很多事情都很缺少动机,所以感觉人物形象刻画很不饱满,尤其是那个杀手,缺乏合理的心理背景,很多事情莫名其妙。
叙事感觉主体是完整的,但是要看细节和逻辑,有点儿一塌糊涂了。我们假设真如马飞所说只是捡了一块表,警察不调查吗?孩子都不承认,家长承认了,就能把孩子送进少管所?这一关键情节缺乏说服力,削弱了整个故事的基础。
我最期待的探讨家庭关系,也很浅显,或者说这个东西本来能讲的更深,讲一半之后又去讲另一个事情。所以让我感觉他和他的父亲和他的家人之间的这种感情矛盾也没有讲好。他对于他外甥自由的这种短暂教养然后也不知道他外甥以前的一个生活方式,就小孩子这一部分的家庭讲的也不好。本身父母离婚,他写作文写我的爸爸写不出来。我都觉得可以在更深刻的挖掘。
要不就是支线太乱了。马飞自己的原生家庭的问题。他跟女友的这个情感纠葛,还有和黑帮团伙欠钱引发的问题。他的大姐,姐夫尤其是他二姐和二姐夫的离婚,对于孩子抚养争夺的问题。这些支线的关联程度不够。曹导好像试图在犯罪外壳中灌注家庭伦理的严肃命题,但很明显陷入了类型杂糅的泥淖,所有主题就是浅尝辄止,连微醺都达不到,不可能上头。
然后谈一谈演员,我觉得郭麒麟应该再瘦一点演这部作品。一个是上镜问题,另一个我觉得刚从监狱出来,不可能胖吧,在监狱里面。当然这个我没有调查过。纯粹是个人猜测。我说实话,我没有觉得非常出彩的演员。但是大家都没让我出戏。所以这部电影不是很想谈演员。
按我的一贯风格,非要找个优点,就是一些画面拍的很美。坐在外甥窗口抽烟的,还有穿着花裙子一个在挖掘机里面,一个在外面,复古而鲜艳的色彩处理令人印象深刻。还有那个胡同路,夜里随四下的霓虹灯牌闪着细碎的光;一处芦苇飘荡的蛮荒地,两个人站在一艘旧船旁边。
最后还是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无论是狗13还是涉过愤怒的海我都觉得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我几乎都哭到崩溃这两个电影。狗13上映的时候我没有去看,我是过了好几年去看的。远比没看之前看网上的评论好的多。可能也是和自身经历有关吧。这个电影我不知道是因为我是女生还是我也没有这个少年犯罪等等的经历,很难带入。荒唐喜剧吧。唉,失望,难受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