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河傳是反套路的,蘇暮雨是反傳統的。

大多數的經典武俠,和近年來口碑好的同系列武俠作品都有一個共同點——主角要不是名門正派出生,要不就是普通人逆襲。他們對自己的人生道路選擇是相對自由的,他們可以去關注更廣闊的世界和天地。所以他們可以談論家國情懷,可以潇灑俠義,可以匡扶正義。以那種視角來評價暗河傳就是錯誤切入口。

暗河傳是少有的反派陣營為主角,作亂搞事他們确實比普通人強,但是想要洗白有正面成就比普通人難得多。上級,仇人,正道,世俗每一道都是難以越過的坎。

暗河三家後代也好,無名者也好,從小接受的訓練就是怎麼殺人,怎麼丢掉身為正常人該有的同情、善良、共情等等情感。整個暗河就是一個工廠,把人打磨成殺人工具的工廠。在這種地方,你拒絕不去殺人你會死,除非你成長起來,可是你成長起來需要時間依舊需要殺很多的人。

在暗河中最簡單的就是同化為一個殺人工具,抛棄道德抛棄底線。彼岸成員反對的不是殺人,也并不會為殺了那麼多人而内疚,他們更多的是厭惡被别人掌控人生,反抗他們人生的操縱者。

而蘇暮雨難尋是因為他不僅僅反抗被操控,他還在這樣一個大熔爐裡面一直抵抗同化無人性的鬼,他一直在努力掙紮,他一直在努力堅守最後的底線。

很多人都說蘇暮雨說出三不接是因為有蘇昌河兜底,實際上他何嘗不知道自己不殺的就算不是蘇昌河也會有其他人去接,但是對于那時的蘇暮雨來說能堅守自己的底線就已經萬般困難了,又如何還能真的反抗暗河去拯救别人?他從來不是聖父,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想活着,他想活着複仇,所以他會接單殺人,同時他的教養他的本性又讓他努力堅守着一些别人看來可笑的底線——有禮貌,三不接,對同門盡可能放水,稱同門為家人,為承諾為恩情力保大家長等等。

他掙紮但從不擰巴,他有底線但從不聖父。 整部劇蘇暮雨的人設就跟鮮花盛開一樣,一點一點綻開。一開始展現的是很多觀衆認為他最木甚至可以說最沒魅力,存在感相對弱的那一面。剛開始的暗河内亂我們能很明顯看到大家長的魅力,看到蘇昌河的鮮明個性,看到蘇喆的有趣,看到三家的能力,但在很多人眼中蘇暮雨就像一個無感情的機器,負責打打打,遊離無神,隻管執行保護大家,保護小神醫的命令。他展露表情情緒的鏡頭很少,展示人物性格特點的部分也不多。 但,等到暗河内亂線收束,他的人設終于開始一點一點展開,他之所以能成為白月光的魅力,從旁人口述慢慢開始讓我們一點一點去感受到,實感不斷增強。

有勇有謀的談判,滅影的布局,火燒萬卷樓時已經想到後續如何和百曉堂談判,兩次驗證信息,報仇時候的克制,對于非仇人總是霸氣卻有耐心的指點,根據現有信息布局暗河改制方向,南安城中平易近人溫情日常等等。

這樣一個深陷泥潭沒有自怨自艾,沒有堕落,沒有讓仇恨吞噬自己,依舊能堅守底線,對該霸氣人霸氣,對該狠的人狠,對自己人總是包容溫柔,聰明清醒克制,這樣的人很難不成為白月光啊!

龔俊也演繹得很好,也真的是敢演。一開始演的讓大家都說他木和人機,雖然從角色來說,很好地诠釋了那時的蘇暮雨,但對于演員來說必然會受诟病和謾罵。後面就像花慢慢盛開,表情開始一點一點豐富,狠戾的,真誠的,溫柔的,霸氣的等等。就像暗河一點一點走到有光的地方,龔俊演的蘇暮雨也一點一點從人中之鬼變回了人。明明很有意思的人設,被人說成無趣,明明很用心很勇敢的有層次的演繹被說成差勁說成拉胯和拖後腿。真的很心塞啊。

家國情懷,匡扶正義,江湖義氣确實動人心魄。但誰又說江湖故事不能是一群反派的自我救贖,對自由的向往,對人生意義的探尋呢?哪怕這可能隻是一場盛大的悲歌。

以殺止殺,bk人設确實很爽。但是克制内斂有底線,守諾守禮不聖父的蘇暮雨卻難尋。

暗河傳真的很好很好

龔俊和蘇暮雨也真的很好很好

寶石光芒遮不住,我相信,會越來越多人喜歡暗河傳,喜歡蘇暮雨,喜歡龔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