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時代中個人命運的複雜性
羅振宇:
在這個時代 認知是唯一的壁壘
幫助他人打破信息繭房
将知識趣味化 順應娛樂消費時代
趨勢認知和自我行為之間存在分裂
《哲學的故事》《離騷》
不犯懶 不犯渾 不犯倔
剛猛一路;閉關疏離
沒有誰比誰高 要看自己的根性是什麼

姚晨:
黑澤明《蛤蟆的油》
日本民間傳說中,深山裡的蛤蟆因看到鏡中自己醜陋的模樣而吓出一身油,這種油是治療燒傷燙傷的珍貴藥材,而黑澤明晚年回首往事時,自喻為站在鏡前的蛤蟆,發現自己從前的種種不堪,驚出一身油。
我在演藝生涯中也常有類似的感受,比如當我受到很多關注和贊美時,會不自覺地想要表現得有水平,但往往得不到預期反應,這時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膨脹和驕傲,如同那隻鏡前的蛤蟆,因看到自己的不足而“驚出一身油”,表現對自己的自省深刻反

二次元:
動漫 遊戲 等 線上+線下cos
自我表達 逃避現實 延伸童年認知 認同歸屬
市場的選擇 更多人的愛好和主動
思想的孱弱會影響到所有的領域

馮小剛:羞于表達是為了遠離虛假,可羞于承認又變成了另外一種假

葉準:王國維《人間詞話》三重境界
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3.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許知遠說 一個人的個人準則 是他真正擁有的東西 那是起伏不定的命運無法剝奪的

李安:
人活在亂局中,通過電影可以修煉和成長
假裝是觸摸真實的橋梁
成長是在不确定中,借由體驗靠近真實

俞飛鴻:
我性格中很難有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

看完梵高的書 唯一的感受是感謝上帝賜我平庸 天才要有極大的痛苦去完成肉身的經曆
我不希望遭受那樣的痛苦

陳嘉映:
巴爾紮克說 凡有為的青年
在二三十歲都下過一番苦功

凡人皆有得意日

觀念可以改變世界
海德格爾 康德

哲學的核心是求真
生活得有點意思

要想沒有太多恐懼和根本性的困惑
要培養跟不确定性安然相處的心态

魯迅評論妥托耶夫斯基
要拷問出真實下面的虛僞
接着 拷問出虛僞下面的真實

決定論和自由意志 :
- 決定論認為,宇宙中的一切,包括我們的思想和行為,都是由先前的條件和自然法則完全決定的
- 自由意志則主張,我們至少在某些時候能夠做出真正自由的選擇,這些選擇不完全由過去的事件或外部因素決定

- 真理的重要性:他指出真理是可能危害生存的,但靈魂是生存的目的,靈魂的高處包含真理,所以要追求真理。

良好的實踐就是目的本身 一輩子過好了
一輩子的目的就達到了

克服成功焦慮的一個辦法是盯準一個事,玩命幹,直到知道自己幹不了,在行動中創造,因為人類實踐的特點是在達到目的時,目的本身總在不斷變形。

賈樟柯:
我越來越對形成共識不感興趣
共識應該是自己達成自己的認識,在自己的認識裡面突飛猛進

金志勇:
小山藏世界
形而上:超越現象

白先勇:
紅樓夢好在哪:
雅俗共賞
融合 儒 道 佛 中國人基本哲學
文化斷層
想把人類無言的痛楚轉化成文字
在無常的世界裡 永恒的 可能也就是藝術吧 像紅樓夢這樣的
遇到失望 一直做下去 總有撥雲見日的一天
曹雪芹是包容一切 以大悲之心觸動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