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王十年擁趸,曾圓桌共談,得其題名藏于箱箧。與其書緣,自《七侯筆錄》始,至目下《兩京十五日》《長安的荔枝》,甚愛,然無處覓得《洛陽》,後知未付梓,故《風起洛陽》即為濫觞。馬君之作,善管中窺豹,四兩撥千斤,以小人物現時代波詭雲谲;長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結局常令人張目結舌。《風起洛陽》,今視之世界宏闊,筆力酣暢,縱橫捭阖,鍊式結構後百川到海,其文絕佳,诋毀其構思者,惹人失笑,道其可憐哀哉;其劇,服道化至布景,細微處皆見真章,亭台樓閣、巷陌井坊,屐履踏處,均唐風郁郁,偶有微瑕,亦不足污,抵死攻讦者甚惡;其演繹者,諸君勉力,鹹能拔萃,尤愛王郎,驚歎不已,以為妙絕。百裡弘毅,人若其名,士子心性,循儒家之仁、義、禮,習墨家之工、理、巧,然未遇知音,彈一曲高山流水,常年申非為伴,其耶耶護之安穩,故世人不解,謂之木石心,而其悲不捶胸頓足,傷不遷怒他人,嘗隐忍自療傷,便覺放伊人來去為上,率真至此,魏晉風度。一博者,洛陽少年也,飾神都百裡,無一處不熨帖,玉立身長、風姿綽約,形似;不媚不憤、心有堅守,神同。故細節把控,層次漸開,如畫軸,緩而遒,進退有度,嗔怨有張,實難得。原聲切入,高低相契,情意互彰,乃上佳。吾覽卷,不可謂不豐;識人,不可謂不多,然見一博飾馬君筆下之百裡二郎,甚喜。故薦。
十年書粉話《洛陽》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自是人間第一流
這是怎樣極緻的快意人生呀!瞠目之餘,為這個青年折服、拜服。 萬頃波中得自由,王一博是真正的人生大男主,花滿渚,酒滿瓯,萬類霜天,皆入胸懷。原感慨,他舍得在頂峰時期,無懼質疑與猜忌,釋下繁華與名利,遠赴山與海,在叢林裡,在岩 ...
你若不離,我便不棄——緻敬夢想
你若不離,我便不棄,對,我說的就是夢想。 “小時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長大後笑着笑着就哭了”年少輕狂時,意氣風發時,總覺得這句話有點矯情,但是當自己曆經千辛萬苦馬上就能實現最大的奮鬥目标卻被人空降替代時,終于明白其中甘苦,能怎 ...
不予偏見,不遇偏見——我看《冰雨火》
是初一的課文吧,鄭振铎先生的《貓》,初入中學的學子在那時就知道要善待小生命,摒棄偏見。第三隻貓不能人言,就在“就知道是你”“貓貓一定是貓”的斷言妄語裡,在鄰家的屋脊上離去,西谛先生痛悔于此,世人也常常為冤屈他人後自我寬慰“你為何不說 ...
赤子不畏,惟願清明。——再話《洛陽》
劇已更至34,期間想着再話《洛陽》,可總覺得時機未到,火候略欠,至今日,百裡弘毅直面仇人可手刃時,卻選擇放下,深深觸動了我。這裡的放下,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釋懷曠達,也不是立地成佛的慈悲,而是内心堅守的一份清明。這份清明似上弦之月,終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