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且似乎有點濫俗的童話故事?仔細想想又覺得很有意思。

“如果這是我第一次遇見爸爸呢?”awww我永遠愛這樣有靈氣的人。
“我不要參加你的葬禮了!”雖說是放狠話、搞決裂但也很可愛啊。

#是否要因為害怕失去而放棄擁有一段美好回憶#
這一設問對立了兩種境況:“回憶充盈快樂而生活空虛悲慘”vs“生活始終平靜” ,但對于前者來說,回憶也可能對生活有滲透力與治愈力;對于後者來說,平靜随時可能被遺憾感打破。

我們可以說,沒有必要總在擁有時想象失去。但更好的表述/提問可能是,什麼東西在失去後可以繼續擁有?打石膏是為了健康,切開石膏也是;結婚是為了幸福,離婚也是。讓我們害怕的不是失去,而是掌控外、意願外的失去。有意思的是,我們其實有能力讓這件事落在意願外、掌控内,我們有很大的潛能安慰、治愈自己。不要忘記這一點。面對暴雨,涼拖出門;面對漫長的潮濕,長期使用幹燥劑。

我們好像很容易懼怕“反襯”:懼怕黃粱一夢,懼怕家道中落,懼怕獨嚼熱鬧,畢竟感受會在對比中被放大,我們慢慢在審美張力感的訓練中對反襯提上敬畏。但完全可以對你覺得會“相形失色”的東西多一點信心,美好回憶其實有讓未來增色的能量,尤其是在非物質方面。這多有意思啊,本以為會形成對比的顔色其實會暈染開:暖色沒有“戰勝”冷色,溫暖黃與憂郁藍共同生成了生機綠。

Sam沒有想這麼多,沒有預設對立,他隻是想花時間進行“孤獨訓練”,但沒有意識到他失去了什麼機會成本——這是“少年老成”題材最可愛的一點:再老成的孩子也終究是孩子。(belike,再冷酷的殺手也終究是人😎


Tess 的花短袖,彩格子短褲,貝殼項鍊、手串,好美好有趣啊。(如下圖所示)(常年黑白灰者躍躍欲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