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角用拖着同事的屍體上了出租車,路過的另一同事僅僅隻看了一眼裹屍袋,說:“哇哦,這是什麼牌子的睡袋?”看到這裡我就想,有病的絕對不止主角一個而已。
Bateman是精神病人,但是是這個徹底壞掉的世界裡最先受不住被壓垮的那一個。
影片裡的華爾街,秩序是通過消費主義的符号建立的。每天晨起精緻而昂貴的護膚流程,戴什麼牌子的眼鏡,穿華倫天奴的西裝,甚至是本劇最經典的鬥名片環節,無一不在證明這一點。甚至連政治正确都隻是時尚單品。這些外在的符号為他人提供一套價值評價體系,但是沒能幫助主角本人塑造價值——畢竟他嘴上說着女性主義,拒絕種族歧視,鏡頭一轉就在幹洗店對亞裔老闆娘大吼大叫,對黑人流浪者惡語相向(還把人殺了)。
Bateman本人的殺戮和瘋癫,既像消費主義的自尊被戳破後的惱羞成怒,也像本人對待内心虛無的病态反抗。我個人猜測很大原因是他德不配位。他并非能力超群的金融強人,隻是因為他有個超級厲害的老爸。他大多數時候在辦公室也是無所事事的,談論無聊的衣着,餐廳,甚至在探長來之前還在看色情小說。這注定他的僞裝有朝一日會碎掉。
他的每一次殺戮都發生在别人對他精心構建的精英形象打碎之後。同事Pual Alan嘲笑他的名片,他砸碎他的腦袋;三陪女孩嘲笑他“你真的聽過這封唱片嘛”,他在歡好後将其分屍。而殺戮之後,他又需要一次一次地預約難訂的餐廳來證明自己仍然對這個精英形象具有控制性。
從這裡可以看見這個角色身上的掙紮和沖突。Bateman無法擺脫華爾街這套紙醉金迷的評價體系,又無法通過其他方式找尋自己内心的意義和價值。我嘗試解釋一下後者是什麼,在我看來應該是除去購買名牌,與同事攀比,每天僞裝自己愛好文藝,通曉時政之外自己真的喜歡什麼。我個人看來他其實不喜歡這些,甚至有些厭惡,色情和暴力是他唯一的宣洩出口。
影片的最後他并沒有被繩之以法。甚至他如像對待神父那般對他的律師袒露一切,進行忏悔之後,依舊無人理會他的聲音。我隻能說Bateman還算好的,至少在這個人被金錢異化的社會裡還能感受到痛苦,那些每天如機器一般談論時政,名牌,通過預約餐廳來彰顯自身權威的同事們簡直比殺人犯還可怕。他們從某種方面來說早就已經死了。
結尾我還挺驚訝的,主角并沒有被繩之以法。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很合理,因為他的身邊早就充滿冷漠的精神病人了,他們每天肯定也在讓很多人死去,早就可以漠視任何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