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相交非常敷衍、表面,隻是因為需要才會禮貌地彼此交織,而每個人真正的本質卻相互孤立着。

男主父親開場的祈禱,獨處的疲憊落寞,與兒子照面時相顧無言的片刻,面對著名演員裝出來的社交熱情。

他在别人眼中是很成功的人,有體面職業和大筆存款。但他向主請求讓他重新活一遍,為此他願意付出所有錢财,用心照顧貧窮的孤兒。但他的兒子花錢處處緊張,因為他不給兒子錢用。

著名演員上樓見醫生前在樓下抽煙,上去後說隻是順路來看看,所以沒提前通知。随後醫生邀請他吃飯他又說剛好有事要商量。本就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吧。

這種明顯的前後矛盾醫生也不計較,一來演員地位高,他沒資格計較,二來大家也不是很在意對方的生活。演員說家裡有好事情時醫生也懶得多問。隻是在疲憊的生活裡假裝熱情地把相處的時間糊弄過去而已,獨處時才是自己。

男主不情不願過來應付父親,結果在沙發上等了又等,也沒有等到。父子關系很僵硬。

男主和醫生助理看起來關系很好,但其實也隻是表面關系,聊天時完全無話可聊,可兩個人站在一起又不能不說話,否則氣氛太尴尬。統共也沒交流幾句,一句“你瘦了”換着說了三遍就離譜。

第二段裡的畫家是個離了婚的少與人交往的獨居人士。女主讓畫家無需說敬語,畫家笑着說你也不用說敬語了,總說敬語很麻煩。但之後又一直和女主說敬語,女主本來改成了平語又硬生生改成了敬語。

女主還是年輕,别人讓她不用說敬語她就真不說了,見别人還在用敬語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

畫家和女主媽媽抽煙,說女主想住多久都可以,和她聊聊天也很好,隻是客套話。東亞人尤其擅長這種客套話。

在草地上畫家、女主和女主母親交流時,母親對女兒管束很嚴,畫家不好站隊,在兩個人中間和稀泥。

大家都很客氣很随和。很疏離。

第三段是洪尚秀最擅長的酒桌戲,私以為也是全片最好的一段戲。四人之間關系微妙,演員權勢最大,隻有母親能用柔軟手段稍微與他周旋。母親關心兒子又給兒子壓力。兩個小輩核心在男主身上,男主的朋友一入桌就被兩個長輩有意地争對和忽略。

位置安排也在照應彼此間的關系。演員雖然獨坐一邊但完全壓過對面三個人,朋友被挂在四人桌外面。一人獨坐一邊面對多人的情況在《獨自在夜晚的海邊》裡也出現過,但那完全是另一種意思了,表達了女主孤獨無助。

演員權勢大,不準人喝醉又一直灌酒,訓斥男主後和母親道歉也毫無誠意,隻是面子工程總要做些。這就像他明明是有目的來找男主父親卻說是路過一樣。

男主在車上做夢,夢到分手的女友。夢裡女友生活地很不幸,他溫溫柔柔和女友說話,還說會想辦法幫她治病。

朋友把男主叫醒,男主神情遙遠但對夢境隻字不提,隻是自己下了一趟海。看到男主從夢境中醒來的神情,非常感慨:人與人就是這樣相交的啊。世界真荒謬,真正重要的東西難以分享,在言語間流浪的都非必要。

是一部完完全全像生活一樣的電影,感覺就是随手從生活中截取了幾個片段,很多事都沒頭沒尾用不着交代清楚,觀衆是在看别人的生活也是在看自己的生活,因為人與人其實都相似。

但現實生活中真正關心别人生活的人有多少呢?大家都隻看着自己而已。

我挺喜歡洪尚秀這種切斷時間線的方式。依稀記得一句話說最好的作家從人物生活中随便截取十分鐘來描寫也能完全展示人物。我覺得洪尚秀做到了。

洪尚秀的電影一般都探讨人的心靈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他的對話與鏡頭設計看起來非常随意,但其實都精心設計,人與人之間位置距離方位的安排都有講究,包括人的下意識小動作。比如畫家與人相處時的小動作都比較疏離防備。

再以人際關系舉例。人與人之間相處會有不同磁場,力量的強弱與感情強弱。可以明顯察覺到男主與父親母親女友朋友演員以及醫生助手相處時都有不同的力量感情關系,這些必須前後協調一緻觀衆細想起來才不覺得違和。

飯桌是最好展現人物關系的場所之一,再加點酒或許可剝開社交外殼激發人物真實的内心。

雖然洪尚秀以尴尬出名,但我覺得社交的孤獨與世界的荒謬或許是更深沉的東西。

洪尚秀很少拍熱鬧的東西,就算是一堆人聚餐,也一定會有尴尬的關系和事件。他電影的意義總是在縫隙中流露出來,因為他喜歡探讨生活與自我,而生活與自我的意義本就是從縫隙中流露的。如果一個人的生活中缺乏縫隙,他就不會思考也不會明白生活與自我的意義。

在這部電影中唯一讓我覺得并非從縫隙中流露意義的鏡頭是男女主擁抱後有關愛情的對視。這樣的愛情确實是普通人生活中無關縫隙的事物。

大部分導演的電影主題也并非從縫隙中流露,因為他們探讨的東西無關縫隙:愛情政治社會夢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