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近几年我见过把青春两个字诠释得有生命力的电视剧,不单单是盛大但无疾而终的悸动,更是许许多多在那个时候看起来比天还大,但现在看来不过尔尔的小事与细节。我在六人组的友谊里看到了我跟朋友们的曾经,在他们与原生家庭里的挣扎中看到了无数少年人的身影,也在他们忙忙碌碌的三十岁里看到了我的现在。

F6身上藏着的是我读书时那些朋友们的身影。学霸、刷题怪、小公主、体育生、高冷男神、孩子王......每个熟悉的“昵称”都会让我想起他们。更不用说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那些事儿,件件桩桩都好像是我的曾经。有谁读书的时候没有参加过各种主题但实际上都是文艺表演的联欢会,有谁没有经历过几个管得严、事情多,非常爱搞突击检查的教导主任,有谁没被没收过什么小纸条、漫画书各种不让带的“违禁品”。又有谁为了能够“赎回”自己心爱的宝贝们,一群人齐心协力,什么离谱的事儿都敢做。在要久久爱的宇宙里看到青春两个字除了暗恋之外另一种表达方式,是不用逼到绝境,平平淡淡里也能看到的样子。

虽然这些事儿不能说百分百复刻了每个人关于校园生活的记忆,但那些细小但又快乐的瞬间是真的。能一起出去玩儿个两小时,能够一起光明正大地“翘课排练”,能够一起吃顿麦当当就可以乐半天;那个时候人跟人之间的交往也简单,一起给老师起过外号,喜欢同一个明星就已经能成为好朋友了。剧里的片段好像又把我带回到了那个简单快乐的时候。

F6的亲切感不仅仅是几个人的友谊与互动的氛围,也是透过他们隐约能看到青春期的另一面,在新鲜躁动的校园生活之外还有我们的父母亲人。方明雨是黄瀛子口中的别人家孩子,父母的严格,“好学生”的光环,让她习惯了逞强,无论是领导的压力,下级的不满,她都习惯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不愿让别人看到她“不可以”的一面;庄远始终背着妈妈的高期待,博士毕业是妈妈“望子成龙”的心愿,也是他报答母亲多年含辛茹苦的方式,哪怕这博士生要跑前跑后,一个人买全组人的咖啡,也得读下去;蒋翼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里都缺少父母的陪伴,被迫习惯孤独的他其实并不享受孤独,看起来的冷酷不过是另一种伪装,怕热闹后的冷清,所以外表上始终保持疏离,嘴硬心软的性格也始于此。

至于六人组成年后的种种无奈则是现实生活里的我们长大后的现在。走出校园后发现世界运行的规则远比书本告诉我们复杂,各种kpi要完成,公平正义四个字想要实现可能牺牲的是多少人的努力与积蓄,顶着明天生活费不知道落在哪儿的风险,疲于应付巨大的变化,忙忙碌碌。等到有时间翻翻群消息,想跟朋友聊两句近况,突然发现那个群已经安静很久了,不知道该用什么开头,就,也挺无奈的,编剧写得很真实。

但编剧更厉害的是借用黄瀛子告诉我们,山不就我来,我便就山去,只要想,总会有方法。瀛子也承担了这剧里很大部分的轻松搞怪的部分,什么认出蒋翼是因为脖子太长,吃巧克力派吃了一脸,走夜路唱歌壮胆把一首情歌唱出了一身正气,各种意外层出不穷。可这些意外也在说那些出糗的、风风火火的瞬间,日后都会成为闪闪发光的回忆。

角色里时许多人的影子,故事里看到了许多自己的曾经,当抽象的记忆被通过电视剧的方式具象化,各种细节都在提醒我,我也曾有个值得缅怀的十八岁,有要久久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