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被认为是谢晋导演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电影,也是中国电影的一座高峰。电影贯彻了谢晋导演一贯的风格,从普通人民的生活入手,以小见大。不过电影的上映过程并不顺利,原片删减了35分钟到129分钟,可以想见其中定然曲折颇多。查找过一番未删减版的电影,却只搜到了关于未删减版本的几个描述。

谢晋是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亲身经历者,也是后来的故事讲述者,但他没有站到道德的高点进行指责,而是以平实的方式叙事,只做记录,不做评价。

电影始于一个和谐的场景,胡玉音和丈夫唱着歌,磨着豆子。天亮后开门营业,生意兴隆。但是很快这种稳定与和谐就受到了威胁,“右派、反动分子、阶级敌人”等影子很快笼罩了这个平凡的小镇。小镇里,有人是右派、有人是富农、有人是反动分子,要保持警惕,于是在墙上写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要打倒反革命,于是有了运动。

电影里人物各自代表某种阶级、某种群体、某种典型,人与人的交流产生了个体与群体间的碰撞,因此也带来一些矛盾与冲突。李国香是其中的典型,演员的扮演也非常出色,被删减的戏份中李国香还有一个国营食堂经理的身份,其舅舅是县城领导等。这些部分的删减明显影响到了故事的内涵走向,很多隐晦的东西被抹去了。李国香不再是大奸大恶之辈,而是被那个时代裹挟的一个人,凭着自己的认知进行运动,其衍生的行为也不能上升到更高层面的原因,而个人的力量又如何支撑一场运动呢?

审核方对电影的删减是成功的,“大”的问题被化成“小”的问题,“广”的存在被化成“狭”的存在。删减的35分钟,是无数人流过的鲜血。

电影还用了不少性方面的比喻,如王秋赦与李国香的利益联合也是通过这个来暗喻,而最后二者却落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再结合李国香的背景,指向已经十分明显。

姜文在这部电影里是反动的右派,但从头到尾除了恶搞了一下王秋赦外没做过任何大恶之事。在这特殊的环境中他保护着自己,但也不吝啬对人的善意。最后与胡玉音一起被批斗的时候对她喊道:“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仿佛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控诉,人生活的不再像人。平反后对李国香说对:“他们的日子也容易,也不容易啊”。

底层人民的生活之所以容易,无非是有口饭吃,有地方住就满足了;而其不容易在于他们的力量很小,很容易被外力所影响。

正所谓“时代的灰尘落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一座大山”。

故事结束了,生活还在继续。

批判不是目的,是过程。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多少都有对过去的思考,巴金的《随想录》,田壮壮的《蓝风筝》等。如我等描述一个未曾经历的时代,多少欠缺了,而思考其起因发展经过结果,多少还是有点意义的。回忆那个时代,倡导反思,《芙蓉镇》无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